武术:儒释道的身体艺术


 武术:儒释道的身体艺术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纵贯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它带着仗剑江湖、侠肝义胆、啸吒风云的传奇魅力走到今天,虽然绿林不再,江湖也不再见刀光剑影,却化身为修养身心的时尚运动,被广为流传,延续着血脉。

  别具魅力的中国功夫

  不要说西方,就是当代大多数中国人,也是通过功夫电影和武侠小说对武术有了最初的认识。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风靡全国的《少林寺》,李连杰在里面的武术表演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一时引发了全民尚武的风气。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更是表达出了武术中浓厚的侠义精神和深沉的人生哲理。正如武术太极中内涵的“该收敛处绝不恣肆张扬”,隐忍的平缓节奏中却包裹着几欲喷薄而出的激情。2008年上映的电影《叶问》把咏春拳短打寸劲的威力一展无余,同时弘扬了中国武学精神。武术富有变化的种种意境通过大银幕走向世界,令不同种族的观众为之倾倒。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不会点功夫是无法行走于江湖中的。乱世中的江湖总不乏传奇,古有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和一系列武侠杂记体小说;今有金庸、古龙一辈新派武侠小说大家。止戈为武,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武术之所以演变为一种文化,是有着精神高度所在。在金庸笔下,豪气干云、孔武有力、斗狠使勇,充其量只能算个壮士,慷慨任事、忠悯待人、义薄云天,也只是个一般的侠士。金庸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秉承着汉魏以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出神入化的武功总是贯穿着武侠传奇始终,但也有着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点暧昧态度,一招一式固然令人叫绝,但与之缠绕的聚散、忠奸、善恶更是道尽人生百态。

  拳脚中有宇宙智慧

  “道”是中国武术的主旨—即宇宙间的规律,也就是阴、阳两极的和谐配合、循环转化,在动静攻守之间蕴含着辩证的理念。儒家的中和养气,同时融合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它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

  追根溯源起来,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就地取材将生产工具作为武术器械,一些朴素的攻防概念则从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产生出来。夏朝建立后,连绵不断的战火使武术有了进一步适应实战的发展需要。也可以说,阶级、国家之间的斗争衍生了武术。武术自宋代开始渐以套路运动为主。元明清时代,不同拳种流派林立,“十八般武艺”及各家拳法广泛流传。

  武术的流派中,可以归纳为南北两大派别,南派为内家拳,北派为外家拳。内家拳以内功(所谓现在的气功)为基础,尚柔劲用时多以静待动,后发制人。外家拳以踢桩打袋等硬功夫作为拳术的基础,尚刚劲,用时多主攻击,先发制人。武术大师李小龙发明的截拳道则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为纲领和要义,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体现了自由精神的强大威力。

  少林尚武 千古流芳

  少林派是武林第一门派,被视为中华武学的泰斗。“少林拳”、“少林棍”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少林寺的不少文物是少林拳起源的历史见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白衣殿内的“少林拳谱”壁画,描绘了当年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真实情景:宏伟的寺院,张灯结彩,三十个身著短装,精神奕奕的健壮武僧,分成十五对演练少林拳。少林武技名显于世,始于隋末,其尚武精神千古流芳,在自卫抗暴、抵敌御侮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武当太极 运气成仙

  “南尊武当、北崇少林”。武当拳的风格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见长,以慢击快,以意运空,以气运身。太极拳属武当著名拳种,影响极大。

  道士都好炼丹,追求修炼成“纯阳之体”,即成仙。且不提电视中常看到的炼丹炉中的药丸外丹了,但是内丹功则不同,按通俗的说法就是道家“养生气功”,太极十三丹即是道家内丹功的一种,其动功就是以仿效十三种动物的动作之仿生功法,是一种功拳合一、内外皆修的道家功夫。

  寸劲发力 咏春拳

  咏春拳属于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军警部队都把咏春拳列为他们的必修课目,因为他们追求的正是这种适合毫无武术基础的人在极短时间内训练成格斗高手的“实际的打斗”技术,这也肯定了咏春拳它自身极为显著的格斗技术特点。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截拳道 无招胜有招

  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的意思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哲学核心,即反对任何固定的形式,强调“无形之形、无式之式”。它无任何固定的技术动作和套路形式,在实战中强调“务实”、“无形式”,凭本能的感触应战。

  当代武术发展

  武术的发明是为了防身、健体、养心。然离开江湖之后,武术并没因此断代。据统计,全国有近1万所武术校馆的1000万学生在潜心习武,8000万社会武术爱好者正在习练或从事武术运动。不过当代武术馆倒没有像古时武林分派那样明确,较大的武馆大都包含了几大名门派系的武术培训。上海加华国术馆不但有太极、咏春拳、截拳道等著名拳套培训,还开拓出了与电影行业合作、国际交流等多种发展渠道。为弘扬武道,加华国术馆特别开设了国际武迷俱乐部,在传授功夫的过程中,同时传播国学,注重心灵修行。上海嵩山少林武馆是上海唯一有嵩山少林寺武僧团招生授权的正宗少林武馆,负责招生的是嵩山少林寺的第三十二代俗家弟子释延生,有“北腿神功”之称。佛山元生堂咏春拳馆在上海,广州,佛山和海外等地设有分馆。其创办人薛师傅15岁开始练习咏春拳,并得到过一代咏春宗师岑能的指点。

  TIPS:

  练武可以帮助改善一个人在身心方面的调理能力。练武不同于健身,讲求纪律,强调尊师重道,学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则。练武不但能塑造出健美的身姿,更可以训练和提高人的纪律性、警觉性和自信心。富源文武学校始建于1999年9月,由深圳市富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寿良先生创办。它将武术教育与主体教育有机结合,立志培养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校长缪寿良看来,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精神的象征,它蕴含和阐释着许多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习武不但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是道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8912.html

更多阅读

国学研究:儒释道本一家、好像一株红莲花

国学研究:儒释道本一家、好像一株红莲花阿弥陀佛。儒释道是一家,宗教团结最重要。------ 诸葛长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现在很多有奉献精神的中华儿女,纷纷投入到弘扬国学儒释道的大潮中。

转载 白成日光灯的渴望:那些美白的身体乳

原文地址:白成日光灯的渴望:那些美白的身体乳作者:johome夏天是容易晒成狗的季节,当然很多人会勤劳擦防晒,但相信很多人并不认真连身体也防护周到。所以很经常会存在脸白皙,身体黑成巧克力。然后拼命寻找可以美白的身体产品,但市面上其实真

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 关于儒释道三家的一点杂谈

     一、《弟子规》:依然适应于这个社会。  现在这个社会,道德沦丧,社会风气日下,谈诚信是奢侈,黑白不分,人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原本大家应该非常熟知的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可耻的,都要胡锦涛主席以八荣八耻的形式提出来,真让人哭笑不得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 从儒释道看“5C理论”的可持续性

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和演变中,围绕企业评价的理论体系和工具已经很多,另外,针对员工胜任能力的研究也形成了许多理论和方法。但对企业主要领导(总经理)的能力结构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没有进展。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企业家素质及

声明:《武术:儒释道的身体艺术》为网友很逼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