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智慧之泉一样的老人](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032852090186.jpeg)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吴冠中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不断在中国艺坛引发波澜,不仅在同时代中国画家中独树一帜,而且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随着这个智慧之泉一样的老人远去的背影,相信他对整个历史时期的睿智和贡献会得到更加公正的评价。
爱的智慧
少年吴冠中偶然的一次参观艺专使他深深喜欢上了艺术,这一爱也注定使他为艺术奋斗终生。随后在国立杭州艺专吸取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这三位艺术大师的艺术精华,之后留学法国使其学冠中西。而正当吴冠中在法国的艺术事业有起色之时,却不顾好友的挽留毅然地回到了混乱的中国。吴冠中对自己的选择却从不后悔,他说:在国外创作条件会好得多,但艺术要根植于祖国民族的土壤里。从此他在封闭的环境中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数十年,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坚持创作实践,在下乡期间因陋就简,粪筐变成了画架,被人们爱戴地称为“粪筐艺术家”。吴先生在这段艰苦的经历中践行“群众点头”的创作观点,艺术之路深印在祖国的土地上,并一直植根于人民感情的土壤。
思想的智慧
吴冠中不断地整理出他的思维和睿智,以及他对艺术的洞察。他强调从事艺术要服务于人的精神和心灵。他的绘画作品强调形式美,用非传统的方式表现中国特有的情调和韵味,对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拓展性的贡献;他敢说真话,他所发表的文字和言论引起一轮又一轮的艺海波澜。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绘画形式美”、“关于抽象美”、“内容决定形式”,90年代的“风筝不断线”、“油画民族化”、“美盲比文盲多”,到21世纪提出的“笔墨等于零”、“破除中国画的围墙”等等,吴冠中的观点紧扣时代,匡正时弊。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剖析问题实质。他不断地勉励自己:我们需要鲁迅精神,永远需要。看到缺点,就要克服缺点,就要去创新,一个不懂得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心灵的智慧
吴先生从不讲究吃穿,一生精力都放在绘画创作、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上。始终恪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古训,不为物质所累;吴先生的作品,无论画的是什么,都是有感而发。作品《江南人家》、《双燕》、《故乡》、《养鸭场》等都是对童年生活的赞美和眷恋。《紫藤》、《小鸟天堂》、《白发之花》等是对自然及生命的理解和概括。晚年的吴冠中在接受采访中,透露了自己的苦闷:我躯体是老了,而艺术之心还是年轻的。画作上的鲜艳颜色恰恰印证着这颗永远年轻跳动的心;这位28年居住在几十平方米小屋里的老人,却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品无偿捐给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公立美术馆。他说:“我唯一的目的是作品能够真正走到人民中去,接受人民的评判。”他高尚的奉献精神和他精湛的艺术并茂相映,光华灿烂。
吴冠中(1919年~ 2010年 ),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2010年胡润艺术榜排名总第2位;2009年胡润当代艺术榜名列第4名;2008年胡润当代艺术榜以总成交额约3.7亿元人民币位列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