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管理:中国管理优势的来源



 罗家德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编者按)快速、弹性、多方合作,是中国企业管理者最强的长项。这源于网络式结构的组织和成功的关系管理,从而保持着弹性与可变性,什么事都可以快速协商,马上改变

  早在中国还相对贫穷的上世纪9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预言中国人一定会有管理智慧与世界分享。但是又苦等了十几年,我们并没看到中国管理学者们提出什么本土管理学,甚至连方向在哪里都指不出来。

  反倒是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教授比尔·费舍尔敏锐地指出:“中国已经在管理方面为世界做出了贡献,这就是有关如何组织与引领‘更快节奏的运营’。我经常听到跨国公司的中国员工,在承担新项目或者通过多方合作完成任务上,能够轻易地赶超同一公司的国外同僚。”快速、弹性、多方合作,确实是中国企业管理者最强的长项,只是我们的管理学者不是习焉不察,就是找不到理论去解释它。

  快速与弹性:中国企业的长项

  我看到中国企业一种普遍的结构方式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一个层级制组织所掌握,但公司内部往往有挂靠进来的单位、承包部分业务的分支机构,或是独立运作的团队;公司外部则往往有一个外包网或战略联盟伙伴群;公司更常是一个更大的网络如商帮或产业集群的一部分。众多的独立或半独立组织结成的网络结构,正是中国企业能够保持弹性、易于改变的原因。

  但中国企业又如何能在这样的结构中做到快速反应呢?别忘了,它要调动的不止是员工,还有庞大的外包网。如何管理挂靠、承包、外包与联盟关系,这还要深入中国企业的关系管理中去找出答案。

  我曾作了8年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外包交易治理的研究,期间,一些高管也向我反应,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中国人发挥的产业,因为高度的环境不确定性,新产品每几个月就要出来,一代产品的寿命不过几年。产品每三个月就要降价一次,当红的产品,可能没多久就都成了“废品”,库存非常难管理。存多了,会报废极多的零组件,成本太高;存少了,又怕抢不到货,一旦生产线断线,损失更大。所以,外包治理就是一个关键工作。

  我在调查中发现,人情交换是外包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针对一个重要的零组件,一家中心厂(往往是大型的最终组装厂),一定会有数家主要供应商、数家次要供应商,另外还有十到数十家通过检验放在口袋中还没下单的厂家。前者每家会占中心厂需求量的百分之十几到几十,后者则只少量的个位数,口袋中的厂家则可以随时下单,透过这样的三层“包护”网,中心厂可以保持供应的高度弹性又不会断货。

  而与这些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也十分重要,一般而言,中心厂规模大、权力强,但在其与供应商的交往中却不能只照着供应流程办事,或以权力下命令办事。比如,业界每三个月要就供应品谈判降价,降多降少、什么时候开始降,对供应商十分重要,因为那是利润的来源。这时,大的中心厂会作“人情交换”,有时“手下留情”。

  作为人情交换,供应商会在旺季时为中心厂“赶单”,每天加班在所不惜,甚至会为有情有义的中心厂“插单”,必要时停了别人的工作,先为有交情的公司出活。对中心厂而言,交货准时、不断货,正是其应付定单如此不稳定的环境的法宝。所以,平时杀价时留下情面,在人家到处抢货时,自己才可以高枕无忧。

  这样的关系管理实务让我了解了,中国公司如何动员一群合作厂商,可以比日韩快速数倍地做出样机来。

  关系管理:中国管理优势的来源

 关系管理:中国管理优势的来源
  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日本的地方在于,中国人是差序格局的,是关系主义的,所以中国人最长于社会交换。这既不同于日本的集体主义,也不同于欧美的个体主义。

  梁漱冥就直指中国人是关系主义的。心理学家杨国枢、黄光国等人认为,研究中国问题要使用“方法论关系主义”。西方管理学界也一直把关系作为中国管理研究的核心命题。关系管理在中国社会是主要议题,但在欧美只是次要议题。西方一样有关系,但与中国人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关系与社会交换会是中国管理的主要议题?

  简单地说,儒家文化强调的是“亲亲有等级”的差序格局,所以只有被认为是“亲”的小圈子才需要符合不讲利、只讲“仁义”的互动原则。换言之,中国人是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出一层一层由内向外“仁义相交”的圈圈,跟基督教的普世相爱的理想并不相同。所以,西方发展出来的管理有人性共通的部分,在中国也适用,但也有适应不良的,就需要我们努力了解自已。

  差序格局的另外一面,就是大多数人还是适用于“以利相交”的社会交换法则,外圈的人可以在交换中明码标价,讨价还价,但越往内圈,则混杂了越多的“仁义”成份,其实很多兄弟相称的人也是打着“仁义”的外衣在作社会交换。所以,中国人在组织中或商场上主要是在作社会交换,从交换中扩大自已的一圈一圈关系深浅不同的人脉网。而人脉又是未来取得资源、获致成功与安全的保障。

  这种社会交换的基础是“互利”之外更要求情、义与分享。中国人的社会交换应用在管理上,在企业内可以形成很多团队,好领导会以情、以义、以分享来加以领导,在组织外也形成庞大的外包网络、战略联盟网络。同样,核心公司的领导会以情、以义、以分享来组织这些外围企业。好的企业当然重视“法”,但中国人的法尚俭约的理想使得法外有发挥空间,有情、有义、有分享之下,发挥空间不会被滥用,反而成了我们的企业弹性与快速的关键所在。

  我们之所以生产很有弹性,对顾客反应如此快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种网络式结构的组织,又有成功的关系管理,保持着弹性与可变性,什么事都可以快速协商,马上改变。可惜我们有太多的管理学者一面倒地只想向西方学管理,对中国的管理现象如挂靠、承包、网络、商帮等等,不是视而不见,就是斥之为“封建残余”、“文化糟粕”,对西方有价值的管理实务也缺少本土化的改造,就更不用说从本土实践中发展出新理论了。

  当然,在国内,滥用关系、误用关系的情况十分严重,以致于走后门、搞特权、派系抱团、内斗内耗的现象很多,往往一个弊案一抓就是一个窝案,这些都是关系主义社会的负面现象。但我们不该因噎废食,而该好好地思考如何正确、健康地作好关系管理,从而发挥快速、弹性的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8498.html

更多阅读

程益中:中国最大的糟粕,就是所谓做人的学问

程益中:中国最大的糟粕,就是所谓的做人学问这是徐刚老总发的一条微信,特转发与大家分享。作者程益中(《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创办人之一)。本文为作者答记者问。1.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是我过去的沧海,而体育画报中文版是我现在的桑田,沧

抚远:中国最东的县城

抚远:中国最东的县城博陵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之间的抚远县,县治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仅60公里。关于抚远的命名,转一段文字:“抚远县,原名‘绥远’,一九一三年三月成立,意为‘绥抚边境’,隶属吉林省。一九二九年

《盗墓笔记》:中国网剧的绝对先锋和良心之作

《盗墓笔记》:中国网剧的绝对先锋和良心之作姜春康二狗说,他早就知道网剧《盗墓笔记》的出现会让他疯狂到极点。果不其然,当《盗墓笔记》出现时,他追看不已,大呼过瘾!浆糊和狗哥一样,深深被《盗墓笔记》吸引,这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四:中国最西边的长城——玉门关汉长城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四:中国最西边的长城——玉门关汉长城赵亚辉摄影重要提示:衷心感谢您的关注!近期由于某种技术原因,本文图片可能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本文人民网镜像链接,即可正常浏览图文。汉长城遗址,距今2100多年,比明长城还早1500

中南大学:中国最年轻的22岁正教授——刘路

中南大学:中国最年轻的22岁正教授——刘路西塔潘猜想,是199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提出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近20年来,海内外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因破解困扰数学界近20年的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中南

声明:《关系管理:中国管理优势的来源》为网友浮现在心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