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法国1下课后答案 惠普CEO“诡异”下课(1)



 赫德扑朔迷离的下课激起了种种猜测,也许性丑闻只是一个在适当时机出现的适当台阶

  □ 实习记者 殷悦

  8月6号,被称作惠普复兴功臣的CEO马克·赫德,因为涉嫌对公司的一名女性承包商进行性骚扰而辞职。在人们对这位以低调、严谨、务实著称的经理人与性丑闻有染感到惊讶的同时,整个事件中惠普公司与事件当事人前后矛盾的表述和欲说还休的态度更使这次“辞职风波”显得扑朔迷离。

  虽然赫德是在接受性骚扰调查之后宣布辞职的,但惠普临时CEO莱斯加克(Lesjak)在致员工的一封信中透露道,并没有证据证明赫德对这位女承包商进行过性骚扰,导致他辞职的原因是赫德伪造了支出报告,以掩盖他与该承包商保持了紧密的私人关系,而这样的行为表明赫德“严重缺乏判断意识”,且违反了惠普的业务行为准则。

  在很多国内媒体感叹美国人对公司领导个人道德和修养要求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公司原则的不可侵犯时,很多美国媒体却在质疑,惠普公司在这样莫须有的指控面前是不是“反应过度”了。《商业周刊》8月9号的一篇报道说,“鉴于赫德为公司所做过的巨大贡献和这件事对公司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难道惠普就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也认为,“面对账单造假,一般公司的做法是对犯错的CEO提出警告并责令他返还挪用的款项,而惠普这次的做法显得有些极端。”

  而接下来赫德的天价遣散费更激起了人们对他辞职的真正原因的猜测。据说,赫德将带走4000万美元的遣散费,而自从他2005年接任惠普CEO以来,他所获得的报酬总值约有1.42亿美元,同时,根据赫德与惠普的协议,他离职以后可以转投竞争对手。美国科技博客博主亨利·布洛吉特写到:“如果赫德对惠普有欺诈行为,例如在费用支出报告中刻意隐瞒双方关系,甚至以权谋私,那么应当被惠普开除,而不应获得任何离职补偿。如果赫德对发生的事件有很好的解释,费用支出报告上错误的名字只是由于赫德及其秘书的失误,那么赫德不应该离开惠普。”

  《商业周刊》甚至猜测,性丑闻只是一个借口,惠普放弃赫德的真正目的在于,赫德已经帮助惠普度过了衰退期,并且通过收购使惠普具有了相当大的成长潜力。在这个时候,铁腕的赫德已经不再适合领导惠普,惠普需要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面孔,领导惠普对收购进行整合。

  市场调研公司SFG分析师Jeffrey Fidacaro在事件发生后评价赫德是“一位杰出的有远见的领导,为公司的转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失去他对惠普来说是很大的损失”。从2005年接任惠普CEO一职以来,惠普营业额的突飞猛进,5年内惠普股价翻倍增长。赫德宣布辞职后,惠普股价在短短几分钟内暴跌近10%。

  当然,也有人认为赫德的工作表现并不完美,他的离开也许会给惠普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分析师马汀·雷诺兹认为,在赫德时代,惠普对成本削减和对利润的过分强调,导致了惠普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下降。今年年初国内媒体报道的惠普黑屏问题以及随之发生的“蟑螂门”事件,就是对惠普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下降的最好注解。赫德大力推行的成本控制也导致了惠普员工的不满,在赫德辞职以后,很多普通员工对他的裁员与减薪政策进行抨击,认为惠普放弃赫德是合理的决定。

  另一种观点认为,赫德对于低成本的强调导致了惠普创新脚步的放缓。在任期间,赫德对惠普实验室进行了改革,取消了众多研究项目,转而更专注于有商业价值的研究,相比之下竞争对手IBM的研发开支远大于惠普。《财富》今年7月的一篇报道说,惠普急需开发出一款新颖时尚的产品,然而从2009年到现在,结果都是令人失望的。

 抛去赫德个人的功过是非不说,无论如何赫德虚报支出的行为暴露了惠普公司高层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纽约时报》在一篇名为“权力分散可以拯救惠普”的文章认为,赫德的离职是惠普的一次重新分配权力的机会。调研机构Enderle 集团首席分析师Rob Enderle 认为,“(赫德)完全处在不受监督的状态下,当人被赋予太多的权利时,无一例外的都会做傻事,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了。”

  Google:莽撞少年的莽撞事

  这个莽撞少年终要为其少不更事付出代价

  □ 记者 龚伟同

  告别腼腆的童年后,Google越来越像一个富家少年游侠,仗剑天下,恣意纵横。他要做他想做的,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他,甚至也不愿思考行为的后果。

  由于销售业绩惨淡,Google已于7月下旬正式停售Nexus One智能手机。这是该公司今年1月份推出的触摸屏手机,曾一度被视为Google通过网络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手机的大胆尝试。然而不到一年时间,他还没来得及出招,就不得不匆匆把剑缩了回来。

  回顾起来,类似情况似乎不少。Google文档、浏览器等这些当初雷声很大的业务,化成雨点落地后却悄然无声了。Google文档未能把微软Office拉下马来,浏览器也只获得了7%的市场份额。网络世界很小,现实世界却还是太大,Google显然还无法主宰这个世界。

  不过,他完全没有收手之念,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今年4月,有消息称Google已收编半导体公司Agnilux,开始涉足处理器研发。Angilux生产的是用于服务器的超高效处理器,能满足Google庞大的数据中心业务之需,因此Angilux并入Google后,极可能从生产Google内部服务器所用芯片开始。除此之外,Google还花50亿美元拍下了政府出售的无线频谱,并雄心勃勃地投资替代能源行业。

  在某种意义上,Google是个捣乱者。正如该公司CEO施密特所说:“Google规模庞大,而且从设计上就具有‘扰乱性’。”从Google的发展历程来看,此言倒是不假。无论是最初起家的搜索引擎还是后来的手机、操作系统,他无一不是跳进去的搅局者。在搜索引擎行业,Google不仅用威力巨大的乾坤圈颠覆了既有秩序,也牢牢确立了武林盟主的地位以及创新者的形象,尽管他还很年轻。败退下来的微软不得不改名更姓,用了一个英语语境中很响,汉语却容易引起误解的词“Bing”。

 走遍法国1下课后答案 惠普CEO“诡异”下课(1)
  近来的消息似乎对Google有些不利。6月份,该公司在其主页上增加了一项新功能,让用户选择背景图案,并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专业级照片,包括由知名艺术家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照片。这与微软的搜索引擎有明显相似之处。没过多久,微软做出回应,它幽了Google一默:“我们丢了一幅背景图案,如拾到请归还bing.com。”就差没说“必有重谢”了。

  美国最新的《年度电子商务报告》显示,Google受欢迎度正在下降,顾客满意度更是下滑了6%,是迄今最大的下滑幅度。相比之下,微软Bing的满意度只比Google低3%。该报告认为Google受挫的原因在于摊子铺得太大。在市场份额方面,少年不识愁滋味的Google也不得不开始留神。最新的市场调查表明,虽然Google仍占有美国搜索引擎市场62.6%的份额,Bing的势头却很猛,已显著拉近与雅虎(18.9%)的距离,上升到12.7%。而在中国,退出事件带来的后果几乎是灾难性的。根据艾瑞、易观等的统计数据,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增至26.4亿元,其中百度市场份额从67.8%上涨到70.8%,Google则从30.9%下降到了24.2%,而且,Google在华业务的合作者们纷纷与其划清界限,有些则已经终止了合作,很多优秀人才也选择了离开。尽管退出事件让这家公司获得了一些舆论上的支持,但其商业合作者的利益受到了显而易见的损害。很长一段时间里,Google在中国都很难再重新赢得商业信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8364.html

更多阅读

惠普笔记本电脑怎么样拆机 索尼笔记本电脑怎么样

惠普笔记本电脑怎么样拆机惠普笔记本电脑怎么样拆机——工具/原料十字螺丝刀T8六角螺丝刀毛刷导热硅脂惠普笔记本电脑怎么样拆机——步骤/方法惠普笔记本电脑怎么样拆机 1、拆盖板。首先拿下电池,后面最主要的两块盖板就是内存无线盖

惠普现任ceo 惠普CEO“诡异”下课(2)

  更有刺激性的是,作为创新者的Google有沦为创新模仿者的危险。比如,该公司新推的图片搜索,其界面就被认为受Bing启发,甚至有“窃取之嫌”。5月份,Google改变了搜索结果页面的外观,增加了一个工具条以及更多的菜单项,包括按时间顺序排序

惠普ceo 企业治理专家支持惠普解雇CEO

 企业治理专家支持惠普(HP)解雇其首席执行官马克8226;赫德(Mark Hurd)的决定,不过人们质疑导致其被解除职务的道德问题的严重程度。  尽管导致赫德被迫辞职的调查是由一起性骚扰指控引发的,但惠普方面的调查清除了赫德头上的性骚

声明:《走遍法国1下课后答案 惠普CEO“诡异”下课(1)》为网友浅墨扶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