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Facebook上线,网站只对大学校园开放,学生通过邮箱进行实名制注册,而这恰好成为Zuckerberg创业第一阶段成功的主要原因;2005年12月,国内的校内网上线,由此开启我国Facebook之路。由于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容易,同时大学校园是一个封闭的圈子,比较容易控制。所以,这一阶段,国内跟得很紧。
2006年9月,Facebook对全网开放。隔离不同类型用户的设计使得网站的思路愈加清晰。有数据显示,从06年9月到07年9月,Facebook全美网站排名由第60名蹿升至第7名;2007年11月,校内宣布,开始正式进军白领、高中市场。然而,根据Alexa数据,从2007年7月到2007年年底,校内全球排名由360名滑至750名。由此可见,校内业绩增长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固然与中国网络环境尚不成熟有关,但是没有以中国白领群体的消费需求和生活习惯为出发点,一味模仿美国模式,导致校内向全网用户开放的渠道并不通畅,市场反响不够热烈,校内自身难逃其咎。
2007年5月Facebook开放了API,推出Facebook Platform,标志其进入第三阶段。平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有的开发商年收入可达上亿美元。而大量的第三方应用极大强化了Facebook的功能。2008年5月Facebook首次超过竞争对手Myspace;受到Facebook良好业绩的感召,加之08年3月上线的开心网在国内的迅速蹿红,校内网于2008年7月率先在国内推出了自己的开放平台,之后MySpace、聚友网、51.com、一起网、海内网、豆瓣等10家SNS纷纷开放了API。然而,迄今为止,平台并没有带给国内SNS可观的赢利和较好的排名。主要是由于垂直领域鲜有大公司愿意将自己的内容放到平台上去。同时,做平台的大公司放不下架子,创新力不足,又受到开心短期内获巨利的驱动,导致目前平台上的APP多以社交游戏为主,且大公司也参与进来直接与中小开发商争利。国内一些所谓的平台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第三方平台,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市场毫无公平可言,很多开发商陆续转战海外。画虎不成反类犬,国内模仿者输在了没有学到美国人的做事方式上,既然想做平台,那就专注于做平台,APP的研发都是开发商的事,与平台无关。只是制造者,而非参与者,这体现了平台的公正,因此才能够吸引其他细分领域的网站进驻,Facebook与其他网站能够和谐共生,这也为美国社会的良性竞争贡献了一己之力。由此看来,中国的Facebook们的路还很遥远。
视频网站的夏末秋初
要想通过获取风投来度过视频业的寒冬,视频网站必须放弃模仿、独辟蹊径。
本刊记者 别坤
8月17日的互联网大会上,视频业网站齐刷刷亮相,从大会指定微视频门户网站第一视频到高清视频合作网站奇艺,重要网站几乎无一缺席,更有近日上市的乐视网和酷6网在现场搭起专访间,火药味十足。而各视频网站CEO的悉数亮相,也折射出视频业急于宣传以获取风投的焦虑情绪。视频业首家上市公司酷6在8月底公布的财报显示,其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亏损高达1180万美元。从年初就高烧不退的视频业,如同正在转冷的天气,从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感到了一丝凉意。
4年前,谷歌以16.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YouTube,让国内创业者看到了视频业无比光辉灿烂的未来,也令投资者闻风而动,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视频行业中去。“烧钱”的4年过去了,YouTube模仿者们还是没能从固有的狭隘盈利模式中走出来。有一个事实却日益凸显,草根内容视频的巨大流量在占用大量带宽成本的同时根本无法换取相应的广告投入,这样的内容并不能获得广告主的认可。这也印证了土豆网CEO王微早在2008年底就抛出的“垃圾流量,工业废水”论。YouTube尚能以强大的谷歌广告营销为依托,然而中国的民营视频网站非但无处招安,还要在各种政策的夹缝中生存,同时迎接“国家队”CNTV的巨大挑战。
更为尴尬的是,一方面,草根内容无法换取广告利润,而另一方面,围绕正规节目的版权纠纷则可能让视频网站随时掉入无休止赔偿的深渊。一旦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算”展开,视频业几乎可以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本来就不大利润空间的如今被昂贵的版权费进一步压缩,媒体的舆论压力和各界对视频业前途的质疑无异于雪上加霜。
各种中小网站在模仿YouTube的进程中前赴后继,几年下来,视频业的小网站几乎消亡殆尽。眼下,中国视频业基本形成了以土豆网、优酷网组成的第一世界和以酷6网为代表的第二世界并存的局面,而伴随着投入产出比的进一步畸形和行业内恶性竞争的加剧,第二世界的下一轮淘汰和兼并势在必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YouTube早就不能算作一个合适的榜样了,它所开创的盈利模式也已显露疲态多时。被谷歌并购后不久,YouTube的流量曲线就开始趋于平稳,失去了继续增长的动力。版权问题同样存在于YouTube的身上,并且成为它前行的一大障碍。要想换掉垃圾流量的工业废水,摆脱侵权困境,版权始终是视频网站无法绕行的一大难题。所以视频业最简单的逻辑就是,谁有钱,谁就能坚持到最后。
同质化的危害有目共睹,一味沿旧路走下去无异于等死。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的土豆网尚且积极求变,融资5000万美元进军无线视频,处在存亡关头的中小视频网站更应把独辟蹊径做为当务之急,在新环境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视频业最好的出路就是走向同质化的反方向——差异化。即便投资环境差强人意,走差异化道路的创新者总是更容易获得风投的青睐。在最紧急的时刻,赢得风投等于赢得未来。
应用商城“模仿秀”
用开放模式直击App Store的软肋,才能最大限度的整合各方资源,获得更强大的创新能力。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永远无法超越苹果。
本刊记者 豆瑞星
中国联通在iPhone进入中国之初展开的大规模的广告传播活动中,将“iPhone有超过8万个应用程序,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作为主要的诉求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新用户,迅速扭转了iPhone销量增长缓慢的被动局面。App Store不论是对于吸引新用户,还是塑造苹果的品牌形象以及提高苹果用户的忠诚度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App Store上线之后不到两年,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其应用商店App Store上的应用总数已超22.5万款,下载量超过50亿次。苹果牢牢保持着在移动应用领域的“老大”地位。
模仿苹果的iPhone+App Store的模式,谷歌、诺基亚、微软、RIM、Palm、惠普、LG、联想等公司都开发了类似的移动应用商店,甚至运营商也加入跟班队列。应用商城俨然成为所有大牌手机的“标配”,同时也成为运营商提升产业链影响力,防止自身被“管道化”的举措。
相继进入应用商城开发的运营商和众多厂家上演了一场眩目的App Store“模仿秀”,但是从数据上看,这个“模仿秀”有点冷场。
中国移动数据部副总经理刘昕近期表示,目前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应用商店累计下载应用4000万次。Mobile Market的应用程序数量也非常有限,中国移动的资源整合能力似乎没有强大到“一呼百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