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炯:精英创业可能赢在效率
—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 文·范松璐 效率能培养,胆商不能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在多数人印象中,商学院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商学院是否也适合培养企业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在系统的课程设置等方面,能给创业学生带来怎样的提升和助益? 张维炯:企业家的成长路径有两种,可以从公司中层逐步提升到高层,最终成为企业家,也可以通过创业来成为企业家。这两条路都走得通。中欧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家,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会着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管理能力。创业其实只是企业从“出生”到进入持续运营的一个阶段。一个企业不可能总处于这一阶段,总是要逐步成长、进行常规管理的。 我们从2000年开始就开设了创业学课程。这门课程注重整个创业流程中的要点,总结了很多创业成败案例,课间邀请很多企业家来分享他们的感悟和经验,很受学生的欢迎。我们在其他一些相关课程中也注入了创业的内容,比如创业金融、筹资、技术创新,等等。学员们反映课程的内容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担任企业管理高层的学员更是感到学习之后在管理思路、理念、战略制定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学员往往会推荐他们整个经营班子都来学,这样在工作中能达成更多共识,不需要再花费太多时间去讨论细节问题了。 CBR :有种说法,一个学生能否成为企业家,是由他的头脑和内心决定的,是某种骨子里的基因,而不是商学院能改变的,对此您如何看待? 张维炯:我同意这种说法。商学院的系统学习能够帮助学员形成完整的战略思路和分析方法,能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现并抓住机会、调动资源、组织团队、增强执行力等等;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必须要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好预测,敢于决策、敢于承担风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胆商”。胆商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我们见过许多很聪明、分析问题方法也很地道的管理者,但他们就是成不了企业家,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开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以及决策的胆力,这些能力不能光靠商学院来培养,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学员在学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的基础上,如果再多培养一些决策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那么他们当中产生的一流企业家就会更多。 CBR :就是说,外在的条件、管理的素质都具备了,但有时就是缺乏“啪”的那一下,就成不了企业家。 张维炯:是的。比如乒乓球运动员王励勤,其实他的技术水平是最好的,但心理素质不够稳定,这样就会影响水平的发挥。 CBR :还有种说法,有些企业家是天生的,无需培训就可以成就事业。您觉得呢? 张维炯: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说无需培训,那往往就是莽撞;即使有些碰巧运气好成功了,也只是幸运,这是小概率事件。成功的人必定有胆商,但有胆商的人未必能够成功。同样,做总经理的人都是有战略思维的,但不是所有的有战略思维的人都能做总经理。 CBR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毕业生中,选择创业和选择做职业经理人的比重大约是怎样、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据您的观察和了解,那些选择了创业的学生在思维方式、领导风格等方面,在就读商学院及创业前后有什么样的变化? 张维炯:目前还是做职业经理人的多,占90%以上,选择创业的不超过10%。最近两年,就业形势毕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创业的毕业生比重有所上升,其他许多商学院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选择创业的学生中,也有个别人即使能得到很好的工作机会、能拿到高薪,但还是决定选择创业。 选择创业的学生有明显的个性,一般都有比较强的成就感和表现欲,在校期间就表现出他们是领导者,往往会充当意见领袖,什么事情都喜欢冲在前面。而至于具体的领导风格,做事比较细腻还是比较粗犷,这就因人而异了,很难一概而论。不过,往往有点冲劲的青年人更有创业激情,而循规蹈矩者创业的概率较低。这种冲劲不是在商学院养成的,事实上连到大学时再培养都有点晚了,是在小学、中学期间形成的。 在商学院学习还会导致思维方式上的变化,思维会更加完整、缜密,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原来有些不着边际的想法,读书以后就消失了。有些学生会在读书读到一半的时候,产生很强的创业冲动,甚至想即使牺牲学业也要把某个创业机会拿下来,这往往只是一种简单的激情和企图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就会觉得以前的想法不是那么完整,会再等等。其实这样对学生是有好处的,因为经过学习,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加具备,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冲劲,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CBR :无论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高效率的领导者。那么商学院在这一点的培养过程中,有没有不同的侧重方法?创业者的领导力特质存在哪些独特之处? 张维炯:这一点很有意思。其实商学院整体上培养的就是提高效率的能力,要在给定的资源条件下提高效率,包括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等等,企业管理的实质也就是这一点。但具体到如何提高,就有不同的做法:有人通过开拓市场,有人通过内部控制,有人通过资本运作……这些方法商学院都会讲授。我觉得这些提高效率的方法是企业家、高管和创业者都需要的,如果效率没别人高,那你就无法在市场中竞争。创业者的一种特质在于:能够在市场上找到某个需求,为这个需求提供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或服务,或创建一个效率更高的商业模式,以盈利的方法来执行,并且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至于创业者的领导力特质,关键的区别还是在胆商。
CBR :有商学院教育者建议,创业最好是从职业经理人做起,先去感兴趣的相关领域谋职,熟悉这个行业的商业逻辑,摸出门道后,再干自己的事业。这有点像一个过渡的“见习”阶段,为的是以后更好的实践。您对这一点的看法如何? 张维炯:我同意这个看法。比如一支足球队要冲击世界杯,没有充分的演练,光凭胆量肯定不会赢。企业也一样,特别在那些完全竞争的高端市场,竞争更是激烈。如果不够了解情况,贸然去闯,肯定会失败。缺乏培训和实践的创业容易失败,而失败也是资源的浪费。在企业里锻炼学习过以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我们并不鼓励大家一毕业便轰轰烈烈跑出去创业。对于MBA学员,一般在入学之前都有4~5年的工作经验,但毕竟还是单薄,除非之前在企业工作经历特别好,但这样的情况很少,还是磨练一下更好。 精英创业的长板与短板 CBR :您觉得商学院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哪些? 张维炯:相比较而言,商学院的学生认识的人较多,入门方便,能有一个增进信任的圈子,而且经过学习和熏陶,大家的思想理念都比较一致,有共同语言,交流顺畅。这样建立的合作平台还具有网络优势。不过有一点也要注意,就是在创业过程中要多纳入一些具有不同思维的人的意见,形成更好的互补。 但商学院毕业生创业的劣势也很明显。他们对企业成败的各种因素都了解得比较清楚,但有时候,经济形势和大环境变化很迅速,并不是按照一般商学院所讲的传统模式发展的,要两全比较难。商学院能培养出思路清晰、分析问题很有逻辑、判断合理的人,在决策时会少犯错,但这些逻辑都是按照传统经验来培养的。这个世界上,90%的事情是相对常规性的,这些方面,商学院学生有优势;而10%的事情是突破性的,比如云计算对整个计算能力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若不是以创新、创业为主要方向的学校,像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多数商学院毕业生在这些方面会存在劣势。 CBR :也有一种说法,商学院教不出成功的创业家,原因在于能够学“术”而无法得“道”,您对此看法如何? 张维炯: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什么叫“道”?“道”就是战略。商学院学生对战略是理解的,如果只讲“术”不讲“道”,那就不是商学院,而是技术学院;绝大多数商学院还是两者兼顾的。具体说来,一些定性的课程就偏重于“道”,定量的课程则偏重于“术”。创业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机会、团队和资源,成功的关键在于取得三者的平衡,并且有效地加以执行,这些内容商学院的课程都已涵盖。我想,在商学院培养出“术”和“道”,加上创业家自身的“胆”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那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了。 CBR :您曾强调战略定位的重要性。那么,商学院学生选择创业,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战略定位?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和忠告? 张维炯:定位确实很重要,对于将来应该做什么,自己在起初可能也不知道,踏实地学习会有利于找到正确的定位。学生们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后,以为自己去做也自然会成功,但在实际创业中会遇到很多没有预见的困难和制约,面临激烈竞争,会非常艰难。理想很美妙,但现实很残酷,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生存,而不是光想要十年以后就做到世界500强。 对于商学院毕业生创业,我的忠告就是:目标要远大,但基础要扎实,从零做起。迈出创业第一步的时候MBA学生和普通创业者们没有区别,就是说,在起跑线上没有优势。所以在创业时,对困难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不要觉得“我是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就很容易”,这样的假设要不得。 CBR :如果说商学院毕业生代表着一种“精英”创业群体,您认为它与所谓“草根”创业的差异是什么?在行业选择、运作方式等方面会有怎样的区别? 张维炯:受过商学院系统教育的精英相对拥有知识和资源的优势,分析问题、看问题都会比较全面,选择面也会比较广。假如一千个精英和一千个普通市民都去创业,应该是精英成功的可能性大,这就是大概率事件,当然不排除其中会有少数例外。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各种行业的创业本身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在价值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能够生存下来,就是成功。 至于区别,行业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不久前做了一项研究,有一些数据耐人寻味。耐克是一家服装品牌公司,有一家服装生产厂商为它进行OEM加工,一家物流服务公司做配套,还有一家代理公司做销售,这四个实体处在同一条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然而在这四家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比较中我们发现,做加工的这家服装厂指标最高,这和人们对于加工制造业技术含量低、利润低的印象有很大不同。原因在于,这家公司用生产汽车的流程来生产服装,把一件衣服分成一百多个部件,拆散后分到各个流水线,生产流程效率极高,只有具有相当管理理念和水平的企业家才能做到这一点。这表明,在行业里做到效率最高的高端,精英可能更有优势。 CBR :从商学院的教育角度来说,联系中欧实际,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精英创业给予指引和帮助? 张维炯:我们认为第一要科学地设计课程,增加与创业、创新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到企业运作所需要的战略和战术;第二,建立学生创业俱乐部,在EMBA和MBA学生之间建立“导师制”,请企业家和EMBA同学做讲座,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对有志于创业的同学会有帮助;另外,对学员中创业的想法,教授们给予积极的指导;最后,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联系创投基金,帮助想要创业的学员实现他们的梦想。
更多阅读
天才”张维加:爸爸的胸膛是我成长的港湾
天才”张维加:爸爸的胸膛是我成长的港湾 2012年2月,23岁的中国留学生张维加获得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资格。张维加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上过辅导班、从来没有选择过学校,甚至高中经常逃课,但是,这位中国最普通的“天才”却
张维迎:创富的市场逻辑
朱敏:在2012年度《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等近10家国企荣登前100强,中石化更是跻身前五。对此,你认为大量国企的上榜是依赖体制和资源的“红利”,还是凭借市场实力和企业家精神? 张维迎:在欧美西方国
阳光保险张维功:追求一点点不同
日前,2012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张维功,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作为金融保险行业的唯一代表当选。张维功也成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以来第三位获此奖项的保险业界领袖。 8年前,张维功还是保监会系统最年
张维迎:寻找中国的企业领袖
□ 张维迎 中国能否产生出世界级的企业领袖?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是企业领袖。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为什么需要企业领袖。我们需要企业领袖第一是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当中,芸芸众生,不知所
创业精英专访稿 精英创业可能赢在效率
文·范松璐 效率能培养,胆商不能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在多数人印象中,商学院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商学院是否也适合培养企业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在系统的课程设置等方面,能给创业学生带来怎样的提升和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