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泰山登山节又要到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节相同。我们美其名曰的“文体搭台,经贸唱戏”,近年来,也喊的不那么理直气壮了。个中滋味,我们自有体会。有人惋惜:千万不要流于形式。有人抱怨:登山节,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说:登山节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都在浅层次思维,没有深入到本质上的深刻。
营销城市的口号,早喊了多年,全国一大批城市脱颖而出,泰山脚下的泰安依然稳如泰山,不能叫人感慨,造化弄人,无力回天。前段时间,随着电影《阿凡达》的播出,南方某山不惜改名为:哈利路亚山;某地市长,不惜变身卡通充当城市代言人;历史上的二流名人,也被几个地市争得头破血流;一代奸雄曹超的坟墓,也被曝光造假。我们不能否认,里面含有太多炒作的成分。透过炒作的背后,是一种营销城市的思维,被我们视为非主流的小伎俩。泰安缺少的恰恰是这种,我们对此不屑一顾的鬼点子。
对鬼点子的漠视,源于我们对战略决定战术思维的坚信不aihuau.com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是五岳独尊,我们是双文化遗产,我们骄傲。以致将那么重大的国际登上活动演变成了自我陶醉、自说自话、自我欣赏、自我迷恋的一项不得不上演的仪式。
对于每年的登山节,无论投入多大力度的宣传,其实都是在传播泰山的认知度上打转转。泰山是历史存在,你不去喊,估计也差不到哪去。假如我们把泰山比作待嫁的女子,你可以说:我是女子。也可以说:我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端庄柔美、风情万种的单身女子。可惜,我们只会说第一种。虽然也眼看着门票收入每年都多那么厚厚的一叠,只是没人去想过,这种增长究竟是内源性-爱华网-增长,还是外源性增长。靠我们自身的努力,超越别人的叫内源性增长。旅游市场整体增长,你想不发展都难,叫外源性增长。
登山节一到,记者的摄像头齐刷刷地对准了登山者腿肚子,好像不如此,不足以表达焦点。“慢十八、紧十八”,本该理解为人生阅历的轨迹,在此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泰山难,难在错把游历当爬山。登山节,你究竟要告诉世人什么?营销泰山,泰山就是产品。产品的竞争,永远是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竞争。登山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取决于你宣传了什么。
两千多年前,流浪学者孔子尚且“登泰山而小天下”,思维定格在精神层面的高端产品上,一举将泰山卖遍中国。两千年后,名牌包装的我们,却在跟登山的过程较劲,不卖耐力,不卖速度,我们在卖什么?让人费解。
登山节,就是一个品牌塑造的活动,是活动就要落地。落地的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王婆卖瓜的过程,不但会卖,还要会夸。夸,要夸产品的卖点。消费者之所以消费,是因为自有自己的买点。卖点与买点的统一,是生意成交的前提。二者的错位,必然导致生意的破产。泰山,名胜古迹众多,历代碑文、石刻数不胜数,传说故事优美又久远。所有这些,泰山不输于任何一个地方。文化,是泰山产品的内在品质,又是外在的华丽包装。只要给登山节灌输更多的文化内涵,登山节,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泰安,作为登山者的行宫,也必将随着服务的提升而建设的更加温馨,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