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脚下春秋的经济盛宴



文/郑尹夫 庄 琪

2010年7月11日晚,四年一度的世界足坛最有影响力的赛事——世界杯(全称是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落下帷幕。为期一个月的世界杯,不仅仅是足坛豪门奉上的一道体育饕餮大餐,同时也是一场世界级的经济盛宴。

阿维兰热 世界杯商业价值缔造者

作为“世界杯”品牌的拥有者,国际足联在南非无疑又再次创造了一次经济神话。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的收入超过80亿美元。国际足联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转播权销售、厂商赞助、与世界杯相关的产品销售等。其中,电视转播权收入约27亿美元,厂商赞助约20亿美元,授权品牌产品销售约40亿美元。

在半个世纪以前,世界杯只是一项仅仅容纳16支球队的影响力有限的体育赛事。直到1974年6月11日,国际足联迎来了其历史上第7位主席——巴西人阿维兰热后,一切才开始改变。阿维兰热初登国际足联主席宝座时,国际足联的账本上只有24美元,但当1998年阿维兰热辞职时,这一数字已暴涨至40亿美元。阿维兰热为世界杯带来了全新的盈利模式——把世界杯当做一种品牌,“卖”给商家。

南非世界杯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三届世界杯,此前两届分别是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和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上两届世界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韩日世界杯,日本总计获得25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韩国的直接经济效益达88.8亿美元。有分析说,这次世界杯推进了韩国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进程,同时帮助日本摆脱了连续十多年的经济停滞。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全球共有214个国家和地区的376个频道对这一赛事进行了转播,共有26.29亿人次观看了决赛阶段的比赛,德国获得至少2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赞助商的角逐

除国际足联外,世界杯对商家而言也是难得的投资机会。世界杯是眼球经济,比赛是产品,现场或通过转播观看就是购买和消费。世界杯中重要的比赛会有几亿人关注,商家们往往利用这些机会展示自己的品牌或产品,赞助和广告支出都是天文数字。据测算,一家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需要花费2000万美元广告费,但如果借助大型体育比赛,花费同样的费用,认知度可提高10%。

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进行企业品牌宣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国际上许多知名品牌,如阿迪达斯、耐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都与世界杯有着深厚的渊源。在过去十届欧洲冠军联赛的冠军中,穿着阿迪达斯与耐克球衣的球队之比为6∶4。而在本届世界杯参赛的32强中,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席卷了28支球队,除英格兰外,传统欧洲豪门被悉数囊括。

本届南非世界杯有6家主赞助商和8家单届世界杯赞助商。无论是哪种赞助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赞助活动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开拓商品的流通渠道,为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回报。

据统计,南非世界杯期间,阿迪达斯卖掉了120万件德国队球衣,墨西哥、阿根廷、南非球衣销量也都突破了100万件,估计世界杯期间卖掉的球衣总数超过650万件,是2006年(300万件)的2倍多。

耐克也丝毫不甘示弱,西班牙国脚伊涅斯塔穿着耐克球鞋射入了制胜球,据统计,在本届世界杯736名球员中有47%穿着耐克球鞋。

可口可乐的“世界杯之旅”在非洲吸引了超过86万球迷的参与,广告遍及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可口可乐还推动了世界杯主题曲的流行:主题曲的可口可乐庆祝版在15个国家的苹果音乐排行榜都名列第一。可口可乐公司副主席麦奎因表示,赞助世界杯至少让可口可乐的销量增长5%。

电视转播 抢眼球争广告

足球能够从诸多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所谓的世界第一运动,与世界杯的成功策划分不开。而在世界杯的全球推广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则是电视的现场直播。电视转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把足球比赛的激烈对抗场景呈现给观众,让足球比赛拥有了庞大的受众群体。

官方数据显示,本届南非世界杯,有770万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了南非与墨西哥的揭幕战,创下了南非体育赛事单场比赛收视纪录;全球至少7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西班牙与荷兰的决赛。

面对四年一遇的世界杯,大企业争相抢食世界杯黄金时段的广告。作为买断本届南非世界杯国内地区转播权的央视,不失时机地高价拍卖2010年南非世界杯广告资源。而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今年亦加入了转播权大战,纷纷投入千万元向央视购得转播权,再转手运作,赚得丰厚的广告收入。

按照央视广告部副主任何海明的说法,今年的原则之一是“限量增值”,也就是说,在有限时间内,广告费用将同比适当调高。不过,央视此举丝毫没有挫伤广告主的竞购积极性,包括阿迪达斯、耐克、可口可乐、百威啤酒、索尼、中国移动[77.75 -0.19%]、青岛啤酒[36.90 0.19%]、雪花啤酒、德尔惠等赞助商高价竞得有限的广告时段。

据统计,南非世界杯全球电视转播收入高达32亿美元,市场营销收入至少在25亿美元以上。

赛场内外 球星闪耀

足球圈也像娱乐圈,球星如影星,看一场90分钟的足球好比看一场电影,他们都给予了我们精神享受。足球场上球星荟萃,诸如“万人迷”贝克汉姆、“外星人”罗纳尔多、“忧郁王子”巴乔、“野兽”埃德蒙多,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巴西人的桑巴热舞、意大利帅哥的南欧风情,环肥燕瘦,各具特色,足以满足广大球迷不同口味。

本届世界杯决赛场上,斗牛王国西班牙的伊涅斯塔在加时赛时挑门的一记远射,除了锁定西班牙的胜局之外,也大幅提升了个人商业价值。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球星,将会在转会费、广告费等方面继续演绎辉煌。在市场经济,球星的商业价值决定了媒体对他的关注度,超级球星就是国际品牌,他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金钱的气息。

作为一项足球盛事,2010年南非世界杯云集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球员和最高水平的球队,有年薪1300万欧元的C罗、1050万欧元的梅西和埃托奥、1000万欧元的卡卡。世界知名体育用品供应商除了争取成为官方赞助商外,还积极挑选赞助大牌球星和所看好的球队。因此,世界杯不仅是王者们表演的舞台,也是新人展现自我的舞台,这个舞台除了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外,其背后也充满着极其浓烈的火药味。

 世界杯:脚下春秋的经济盛宴
世界杯后的南非经济

南非是首次承办世界杯的非洲国家,在开赛前,南非在体育场馆建设上的费用一升再升,达到43亿美元之巨,比预算的10倍还多。对于一个人口不到5000万、外债总额790亿美元、失业率高达25%的国家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世界杯的空前盛况,化解了那份忧虑。

世界杯结束后,南非财长普拉文?高登表示,2010年南非世界杯将为南非经济带来380亿兰特(约合50亿美元)。此外,南非商业和工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世界杯效应的刺激下,南非商业信心指数6月份攀升到84.8,为2009年9月份以来最高水平,南非当地商界人士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

为期一个月的世界杯为南非创造了130万个短期就业机会,其中包括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的建设,旅游和其他相关产业。到南非观看世界杯的游客数量远远超出预期,特别是来自南美的球迷,这些球迷给南非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提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南非经济增长率可能接近3%。其中,世界杯将会给南非经济带来0.5%的增长。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曾对外表示,“大力神杯”首度光临非洲大陆,南非世界杯将成为非洲发展的“催化剂”,非洲因此将迎来复兴。

2010年南非世界杯圆满闭幕,四年后世界杯将移师至巴西。届时的世界杯能创造多少商业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7929.html

更多阅读

2014世界杯:卫冕冠军的耻辱纪录

文/黎文东北京时间2014年6月14日凌晨巴西世界杯的一场焦点之战,即上届世界杯冠亚军西班牙队与荷兰队之间的对决,不论是谁赢谁输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全世界球迷都能预想得到的,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橙色军团荷兰队以5比1痛宰

“8·15”回顾:一个岛国的经济崛起

     对于中国和许多太平洋国家而言,“8·15”意味着解放和重生。68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的战车终于在强大的反法西斯力量前面停了下来,亚太地区一场持久的灾难宣告结束。然而除了歌颂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这个日子也是值得我

3G门户:“手机人”的奥运盛宴

系列专题:3G营销观察  在这场全球体育盛宴中,手机的“随时随地”属性决定了它将是广告主的全网营销布局  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小小的手机屏幕,承载着了不起的奥运“大”任务。  不会有人否认,每场奥运会都是广告主营销大赛的

广佛同城化:打造珠三角的经济增长极

  近来,国家密集地出台了诸多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这些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热议多年的“广佛同城化”终于浮出水面。今后,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广州和佛山

“逃跑的人”:投资移民的经济隐喻

 移民潮总是随着经济的剧烈变动而起,又随着经济发展的稳定而逐步式微。中国的百年移民历史中,从非法劳工移民到大量留学、技术移民,再到如今投资移民潮起,亦在折射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  如今,中国“社会精英”手持绿卡的现象

声明:《世界杯:脚下春秋的经济盛宴》为网友你不必爱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