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林志远 先是挖掘传统不被看好的,接近城市但是不属于城市的“飞地”区域,然后再把它“包装”升值。 “绿地总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称为中国“飞地”专家的绿地集团与国内众多房地产公司的操作手法完全不同,其综合产业开发的优势非常明显,总是能挖掘出不被人看好的区域。所谓“飞地”指的就是那种不被看好,接近城市但不属于城市(例如江苏昆山)的地域。而绿地则有本事倾其全力实现该地块的价值。 2010 年7 月初,武汉市政府宣称将在武昌沿江商务带上建立仅次于上海中心大厦的中国第二高楼“长江中心”,本刊记者证实该中心的“幕后”投资商正是绿地集团。这意味着,“飞地”模式在不久的将来落户江城。 绿地集团京津事业部销售总监李蓟表示,类似“长江中心”这样的项目,绿地还有很多。“目前在中国境内,开发商独立开发400 米以上超级摩天大楼的只有绿地。”李蓟介绍说,南京的紫峰大厦、郑州绿地千玺广场等世界级超高层地标建筑,都有类似的“飞地”操作。 “飞地”模式不仅改变城市地貌,提升大众居住自豪感,还能有效提升区域商业价值。 以位于天津蓟县和北京平谷交界处的盘山国家5A 级风景区为例,绿地从2008 年开始在这一地区建设盘龙谷文化产业城。而此前,绿地对这一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国家扶持文化产业;该地区虽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产业结构有缺陷;作为北京、天津的交界处,可以链接京津、南北文化。

经过多方论证,绿地以影视文化产业为核心,计划5~8 年开发占地面积达28 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650 万平方米盘龙谷文化产业城。 采用类似操作手法的河北省香河县华北民用进口商品贸易区,更是在绿地运作之后,引来万科、万通、京汉等房地产企业关注和进驻。这些项目的开发充分印证了绿地“飞地”模式的市场前瞻性以及对区域发展的推动性。 截止目前,绿地集团已在全国19 个省区30 多个城市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项目总量超过100 个,在售项目达60 余个。“从牡丹江到贵州,从上海到西安,再到哈尔滨、长春、成都、重庆、银川、呼和浩特、南京、郑州、苏州、扬州,绿地模式、绿地项目无处不见。”根据李蓟的介绍,2010 年绿地要以跨入千亿级企业行列为发展目标。绿地的“飞地”模式将会改变更多“不被看好”的区域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