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家健康体检
经常路过位于上海肇家浜路上的均瑶大厦,每次经过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起年仅38岁,就英年早逝的民营企业家王均瑶先生。王均瑶先生之死不是孤例,而是一个现象,如,青岛啤酒[36.21 -1.68%]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作义壮年而死,台湾英业达副董事长温世仁因脑中风突然去世,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突然辞世……这些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实业界精英,没有输给竞争对手,却输在了自己手里。这反映出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在精神和体力上普遍的过劳状态。
问题:企业家为什么直到身体“垮”了才发现已经病入膏肓?
首先,企业家没有把自己的健康当作事业一样来经营,没有认识到确保企业家健康本身也是企业战略目标之一。正因为意识不到位,企业家身先士卒,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之中,往往就忽视了身体健康。
其次,企业家没有找到压力分解与传递的路径和方法。由于压力没能有效分解与传递,都积压在企业家身上,长此以往很容易积劳成疾。如果通过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通过责、权、利的有效分配,将压力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依靠团队的力量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家在精神和体力上也不至于长期处于过劳状态。
此外,企业家缺乏健康管理。健康体检早已经成为国内外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即通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动态监测身体健康状态。绝大多数疾病都可以通过健康体检及早发现,从而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很多企业家天天在事业上忙得不亦乐乎,却舍不得花几个小时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极度缺乏。
二、企业管理诊断
按照正常的逻辑,连自己身体都不顾、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企业家,必定非常重视苦心经营的企业的健康程度。事实并非如此。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并不重视企业的健康状况。这也是许多企业在金融危机下不堪一击,瞬间“垮”掉的重要原因。
问题:为什么直到企业“垮”掉了才发现如此弱不禁风?
首先,机会导向型的战略促使企业上下集中精力捕捉市场机会,忽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积累和构建,忽视企业管理基础的持续优化与完善。比如,在经济稳定增长的时候,决策者大多将精力投入到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中,对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构建基于客户导向的流程体系、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短期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事情投入很少的精力,甚至漠不关心。在部分软环境较差的地区,企业决策者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跑工商”、“跑税务”、“跑项目”上,很少花心思推动内部管理优化。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企业由于缺乏抵抗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率先被淘汰出局。
其次,经验主义滋生的自我膨胀导致不少企业家对企业存在的疾症视而不见。企业家大多都是营销高手、技术骨干、实干家,不管是一路顺风顺水,还是一路跌跌撞撞,毕竟把企业做起来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在成功的光环下,企业家很容易相信曾经的那一套管理办法很实用,曾经的经验不可挑战,因而对经验之外的东西有一种抵触心理。企业在自我满足中逐渐丧失了持续优化管理的动力和激情。
此外,企业缺乏有效监测企业健康程度的方法。有些企业家认识到企业存在某方面的问题,但是究竟是什么问题,并不能清晰的定义出来;有些企业家明确企业存在什么问题,但对问题的根源很模糊;更多的情况是,企业家明确企业存在什么问题,也知道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或者没有合适的人辅助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难事,国内外先进企业通常采用引入第三方企业管理诊断的办法动态的监测企业健康程度,就像通过健康体检动态监测企业家身体健康状态一样。
三、成长型企业管理诊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市场、人才或者资源迅速占领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企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把它们界定为成长型企业。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瓶颈:管理转型和管理规范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结合大量的管理诊断实践经验,上海岚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发现,成长型企业在转型和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普遍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人治色彩浓厚:创始人对于企业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因而创始人管理代表着企业管理,这是一种人治的企业,随着规模扩张,市场拓展,成功经验难以复制,亟需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2)人力资源不规范:创业元老和创始人有着良好的人脉关系,包括同乡、发小、同学、邻居等等,依靠的是信任和感情,谈不上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或者很简单,需要全面构建。
(3)执行力开始变弱:成功的喜悦淡化了公司的管理,并且随着异地管理、规模管理的需求增加,人员增加,执行力成为一大问题。
(4)凝聚力开始下降:企业总觉得不如创业时期,大家心齐劲足,随着人员增加与公司扩张,反而没有了心劲,凝聚力下降。
(5)公司管控难度加大:公司管控能力明显不足,包括人事、财务、采购、销售等等,常常是一管就死(累),一放就乱。
企业是一个有机体,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原本健康充满活力的企业优势可能会产生问题,陷入困境。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诊治”,任其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管理者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当立刻采取措施,通过调查研究,针对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以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许多国际知名大企业定期会邀请管理咨询公司进行管理诊断,挖掘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也通过管理诊断加强组织保健。
成长型企业可以借鉴国内外领先企业的做法,定期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进行管理诊断,及时发掘企业转型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次全面管理诊断的内容包括企业战略审计、企业文化体系诊断、组织管控体系诊断、流程管理体系诊断、营销管理体系诊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诊断、财务管理体系诊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诊断等。成长型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全面诊断或专项诊断。
一次完整的企业管理诊断包括诊断立项、深度调研、调研分析、问题提出与分析、编制诊断报告书、诊断解决方案实施等环节。在诊断各环节中主要用到实地观察法、面谈法、调查问卷法、统计分析法、图像描绘法、头脑风暴法等诊断方法和工具。严谨的操作流程和先进诊断方法的完美结合,确保管理诊断准确的把握核心问题、正确的制定管理改进策略。
总之,任何企业家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都有着特征鲜明的一个生命周期。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都必然经历一个从成长到衰弱的过程、阶段和周期。健康诊断可以帮助企业家监测身体机能的健康状态,及时预防和治疗,避免直到身体“垮”了才发现原来生命如此脆弱的悲剧。而企业管理诊断则帮助决策者动态的监测组织的健康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适用的解决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避免直到企业“垮”了才发现原来企业如此弱不禁风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