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培训课程 托尔斯泰的领导力课程



刘澜

 领导力培训课程 托尔斯泰的领导力课程
在斯坦福大学,曾经有一门传奇性的课程《组织领导力》。从1980年到1994年,每年有三四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约100名MBA学生,成为这门课的学生,在阅读《堂吉诃德》和《战争与和平》等文学名著的全文的基础上,展开对领导力的讨论。这门课程的主讲者,就是组织领域的学术大师詹姆斯·马奇。

马奇退休之后,这门课程已经停开,但是传奇还在继续:2003年,马奇制作了一部电影《激情与自律:堂吉诃德的领导力课程》。2008年,80岁的马奇又完成了《英雄与历史: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领导力课程》。我在2008年见到马奇教授时,《英雄与历史》尚未完成,他送了一张《激情与自律》的影碟给我。不久前我与他在斯坦福大学再次晤面,终于得到了心仪已久的《英雄与历史》。

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所呈现的历史并不遵循既定的结构,而是来自于无数的微不足道的事件的复杂互动。马奇在其中看到的,是现实世界的含混性、个人行动的无关紧要,以及领导力与这两者的关系。

现实是含混不清的,问题、解决方案和行动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而非清晰的。马奇指出:“我们常常低估了种种含混性和它们的有用之处。”主要原因就是,组织需要一致性来促进沟通、简化控制、保证公平。因此,组织以标准流程取代为所欲为,以规则和合同取代君子协定。然而,组织能取得的一致性是有限的。现实的含混性与我们的期待的清晰性之间存在落差,可能引起三种不同的反应:(1)让现实适合理想,这是理想主义的反应;(2)利用两者的落差并从中渔利,这是现实主义的反应;(3)让理想适合现实,这是浪漫主义的反应。

理想主义者包括经济学家、政治分析家、决策理论家和咨询顾问,他们想要组织遵循他们的模型,从而消除含混性。现实主义者则是利用含混性,把事件按照有利于他们的方式进行阐释,因为他们知道:一般说来,老老实实采取行动来改变结果很难,而以下的事情相对容易:影响对已经产生的结果的看法,影响管理层用来衡量结果的指标,以及影响个人的声誉。浪漫主义者则享受含混性,相信人生如诗,相信美也许是比真更好的标准,因此他们喜欢在行动中找寻目标,并以此参与到对历史及其意义的建构中来。

马奇承认自己对浪漫主义的定义有点不合常规。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浪漫主义者没有明言的偏爱:“他们以一种玩耍的方式在生活和行动。一个决策是他们对正在追求的目标的一次学习机会,一项计划是重写历史和阐释过去的一种方式。领导者的艺术是唤起有趣的意义。备忘录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评估则是给现实赋予形状的机会,就像雕塑家塑造粘土一样。董事会像剧场演出一样组织和进行。”

与含混性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无关紧要。简单地说,就是人在历史上是渺小的,个人的行动是无能为力、无足重轻的。因为历史是含混不清的,它没有既定的轨道,而是由无数细微事件的复杂互动所推动。个人行动在其中是无关紧要的。

马奇指出:《战争与和平》的结构,更准确的说是其缺乏结构,正好体现了托尔斯泰的历史观。《战争与和平》结构松散,充斥着大量与情节和人物的发展都无关的段落。你可以说它没有一个主题,也可以说它是有好几个主题;人物不停地出场和退场;许多次要场面被无微不至地描绘,这样的浓墨重彩毫无理由;有时候,行动脱离目的,思想脱离行动;而且,小说实际上没有终结,现在的尾声更像一个续集的开头。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不仅历史是含混不清,人性也是含混不清的。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在不同的情形,在不同人的眼里,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战争与和平》展现给大家的,是被投入自相矛盾的世界的有着自相矛盾的本性的人们。

《战争与和平》重点刻画的三个人物,都被社会赋予了地位与财富,又都遭遇了挫折与个人的无关紧要。安德烈·博尔孔斯基(理想主义者)喜欢理性的世界,不喜欢含混性。他尽管勇敢地面对逆境,但却受制于对理性的需要:只能以僵化的荣誉的角度来看待娜塔莎的变心。他既清楚采取行动的需要,又发现自己的行动没有意义。皮埃尔·别祖霍夫(浪漫主义者)冲动而幼稚,热情地投入一系列自己并不了解、也并没有试图控制的事件中,之后差点被处死,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求得宁静。他从来没有对现实中的无关紧要性叫板。娜塔莎·罗斯托娃完全生活在当下,她的注意力几乎全部在于自己,尽管她也真诚希望其他人幸福。逆境使她惊讶,但她勇敢而且有效地面对,比如她组织了从莫斯科撤退。她不关心、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现实中的无关紧要性。与安德烈和皮埃尔不同,她也没有想过去发现事件的意义。

对于行动的无关紧要性,安德烈反对,皮埃尔否认,娜塔莎忽视。另一个人物库图佐夫将军(现实主义者)的态度却不同。库图佐夫将军深知历史的含混性,但是他所做的却是假装一切尽在掌控,以此来让自己手下的军官放心,而没有试图对战争进程施加别的影响。领导者的行动对结果的影响实际上也是无关紧要的,这也是我们常常对领导者失望的原因。领导者因为过去的成功而被提拔,但是过去的成功尽管可能是才能所致,但也可能是运气所致。领导者往往是从一大堆才能相似的候选者选拔出来的,因此运气往往占据了更大的因素,而运气是无法长期依靠的。

托尔斯泰还提醒我们,领导力根植于一个社会秩序及其所依赖的社会体制中。在《战争与和平》中描述的社会秩序中,家庭纽带在个人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家庭不是一个私人领域,而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婚姻对地位、声望和财富加以确认或者提升的手段。例如,皮埃尔的继承权大大提升了他的地位。这样的社会秩序中,沙龙中的对话的主题并不重要,因为对话的目的主要是确认参与者的相应地位,就像今天的组织中的大多数会议和委员会一样。

托尔斯泰批评了俄国的领导者的无能,这部分要归咎于与门第相关的选拔标准,也批评了城市贵族的不真实的生活。然而,托尔斯泰在这里也表现出含混性。他一方面拒绝俄国上层社会的虚伪,推崇真实的农民生活;另一方面,他对他所不耻的生活中的诱惑与美也心有戚戚焉。他对恶的真切的吸引力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描写,给人以这样的暗示:只有体验过恶的快乐的人,才能完全领会善的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7583.html

更多阅读

俄罗斯性格 [苏]阿·托尔斯泰 俄罗斯性格点击答案

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883—1945),苏联著名作家。长篇小说 《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于1943年获 “斯大林文艺奖金”一等奖。长篇历史小说 《彼得大帝》获斯大林文学奖。俄罗斯性格!这个题目对于一个短篇小说,未免有点夸大。可

居里夫人名言 托尔斯泰名言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居里夫人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我以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们已经做了我能作的事”,人们只能要

出走的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1910年10月28日凌晨,黑暗苍茫如幕,俄罗斯大地上寒凉四起。一辆四轮马车驶出了雅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马车上坐着两位老者。一位目光黯然,白色长髯及胸,紧紧握着手杖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另一位是托尔斯泰的好友马科维茨基医生。其时,列

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

声明:《领导力培训课程 托尔斯泰的领导力课程》为网友帆布校服拽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