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是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职能等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股权结构、改进股东表决权、强化董事会与监事会各自职权及推行经理人持股等措施。
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与监督权相互制衡为特点的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制度安排。在这个多元利益主体的治理结构中,内部控制机制成为该主体保护资产安全,保证信息完整和正确,促进经营管理政策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效率,控制经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并进而实现其经营目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试图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与监事会四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部治理结构,它是通过外部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等)的竞争形成对公司的间接控制;二是内部治理结构,它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和决定了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现代公司需要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对所有者、董事、经理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和制衡作出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谁来实施控制、如何实施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由此可见,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其管理职责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的内部控制机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的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约是企业中最高层次的控制,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其他层次的制度安排和控制的实施,制约其他层次内部控制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从而构成对经理层的内在约束。
二、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由股东通过投票选择董事会,再由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来实现的。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股东会形同虚设、董事会或监事会效率低下,需要强化股东会权力、细化董事会或监事会内部结构。
(一)从股权结构分析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