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覃怡敏 来自台湾的陈立恒,将法蓝瓷打造成为了畅销欧洲的瓷器产品。他有哪些独到的经营心得呢? 管理太人性是我的弱点 《新财经》:您的专业团队有多少人?还打算继续扩充吗? 陈立恒:台湾有10个,大陆有10个,在德国、法国、美国各有1个,人不是很多。我们的团队很年轻,平均年龄30多岁。当然,年纪大一点的还是要有一些,历练比较多。毕竟,人文艺术需要积累。 以后队伍会继续扩充。我们现在需要一批针对商业空间的设计师。我们设计的东西要卖给建筑师、室内装潢师,酒店、会所,或者是赌场。比如,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富丽堂皇,什么样的产品适合放在哪里,这就需要设计师发挥才智。 《新财经》:挑选设计师的标准是什么? 陈立恒:我选人,首先要看他的价值观,看他是否有人文关怀,要考他做事仔细不仔细,观察是不是到位,通过细节的考量选志同道合的人。进来以后,再观察他做人处事是不是跟他考试的时候一样,如果是的话,他就是我们的“家里人”。我感觉最累人的不是创意,不是策略,而是带人。 《新财经》:您怎么带人? 陈立恒:我经历过很多,我比较容易原谅别人。就算知道他是坏人,我心知肚明,在遇到一些事的时候,还是会原谅他。我觉得公司有一些坏人是必要的,公司都是好人也不行。 一般情况下,我不主观评价设计师的产品,而是把他们带到市场上,由市场来决定他们的作品好与坏。我们公司的排行榜,会列出每一年的成绩单,第一名是谁,第二名是谁。 《新财经》:您觉得自己在管理方面有哪些弱点? 陈立恒:有时候太人性了,这是我的弱势。有些人会把公司的机密讲给别人,比如,我们现在做什么,明年要推出什么产品,他可能不是故意讲的,但的确是泄露了。有时候面对这样一些“不良分子”存在,我就不懂得怎样处理。渐渐学会了豁达、平和地对待这类事情。 管理就是做人 《新财经》:您怎么理解管理? 陈立恒:管理就是做人。妈妈从小教会我做人的道理,也教给了我管理的办法。 我出生在台湾的普通家庭,出生时,家里有了7个孩子,我是第8个,父母已经没有力气再管我。初二那年的一天,我从住读的学校回家,妈妈例行给我下礼拜的零用钱。往常都是给5元,但那次妈妈给了我50元。我很诧异,“妈妈你弄错了。”妈妈抱抱我,说:“没有啊,就是给你的,你长大了啊。” 我一下子就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心想:以后赚到钱要给妈妈花,我要保护妈妈。将来我要当人家的丈夫,也要保护自己的老婆。 高考头一年,我落榜了。有一天,我随妈妈外出路过一家金店,我被一个金戒指吸引了。我说,“那个金戒指好漂亮。”妈妈二话没说就给我买了。我因没考上大学内心还存有愧疚,在我的理解中,妈妈应该处罚我,骂我。但她都没有,反而给我买了金戒指。 妈妈对我没有打骂,没有唠叨,有的是无限的信任。她的逆向管理很艺术,这深深影响了我。 《新财经》:在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难忘的经历? 陈立恒:有很多难忘的故事。有一次在美国,我带着设计师去办一个活动,结果一个外国的艺术家抱着我们的设计哭了起来,他说“我好久没有感动了,你们给了我启发。”听了他的话,我也很感动,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父亲在英国看到法蓝瓷后,决定要买一个蝶舞的产品,就问店家能不能帮他在蝶舞产品上烧上几个字,他要送给他的家人。店家做不了,就问我们,我说好,帮忙做了。后来知道,他买瓷器是要送给他的孩子,他要在瓷器烧刻的字是:“请你们记得:爸爸永远最爱你们”。当时,他已经身患癌症,六个月后过世了。那个坛子,成为了他们家的传家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