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
![蓝莓味花果茶 花茶千味](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59485188618.jpeg)
下午茶不是非得对应着中年,尤其当它是花草茶、花果茶的时候。董桥那著名的段子“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揽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放在这里完全不适用。那花果的芬芳是盛年的气息,不必等苦涩过后才回甘,也不必等三泡过后才温静。难怪喝惯传统茶的茶客,会把此茶不当“茶”。 事实也确乎如此。茶叶中最主要的成分——茶叶碱,在花草茶中一般不含,或含量极低,怕夜半无眠的人倒是可以少一份担心。有些花茶固然也滋味浓烈,却主要源于开放时的本然芳香——好了,一俟热水活跃了杯中气氛,便可在此间聊发轻狂,想象其在自然界的本相了。 柠檬草是一种中国没有的植物,须根丛生,叶狭长线形,开灰色圆锥形花,初看与禾苗无异。它的味道,便是南非国宝茶“所罗门王冠”中清晰无比、甜甜香香的鼻烟味。 将花茶视为女性专享的人,在“所罗门王冠”中感觉这种浓烈的野性气质,或许会怀疑自己的预判。但这正是南非茶特有的趣味。这个干燥灿烂的国度拥有十分悠久的香料传统,好香料造就好茶——所罗门王冠的不羁便一如野地的生命。 在茶的漫长的演化史中,南非茶或许只是与本地特色结合的例子之一。镇宁路上新开的“上海花韵”,有来自9个国家和1个地区的48款花茶。从巴拉圭的玛黛茶、英国的伯爵茶到斯里兰卡的红茶,几乎每一种都是认知度极高又极具地域性的品种。譬如同为红茶,英式早餐茶将几种来自不同地区的红茶按比例调配,在西方红茶加奶的方式也很流行。但茶艺师提醒我们,印度大吉岭的红茶非常纯正,最好是不加奶、不加味来体会。 至于那些茶树科植物稀少的国家,也自有其解决办法。例如德国在18世纪,将干花和鲜果再加工,做成了缤纷的花果茶。它至今依然是现代花果茶的中心,不仅因为这个给人严肃印象的族群在喝茶一事上自然随性的态度,而且因为其严谨的个性,毕竟给营养成分保存颇难的花果茶制作,加上了一份可靠的保证。 “缤纷海德堡”是一款以苹果为主料、辅以木瓜与哈密瓜等等的果茶,不过和德国作家尼古劳斯·桑巴特笔下深沉反思的海德堡毫无关联,且当它只是个美丽的名字吧!当各种颜色——红、褐、黄、绿浮游在水中时,确实“缤纷”,而我们选择的冰饮方式,更让其显得十分跳跃。 在泡茶过程中融入调酒手法而制成的冰饮花果茶,据称是这里的原创。喝茶讲究投茶量和冲泡时间,而冰饮需在茶中加入糖、冰块后击打出泡沫,时间和力度的掌握对口感尤其重要。这种喝法多少让人觉得枉负饮茶之名,也可惜不能体验“泡茶”中悠缓静谧的时间因素,但事实上那种由低温激发的果味,却叫人十分惊喜。 喝它时已近黄昏了,粉色的包房女人气十足,还装饰着不经意便会看见的花卉;在两个小时的聊天后,“缤纷海德堡”爽利的口感,使人精神为之一震。水果亲切,做茶也调养身心,相信疲惫时,或在炎热倦怠的夏季,冰饮的花果茶会更具吸引力。 但即便远比茶叶温和的花草茶、花果茶,其实也有接受度的问题。譬如著名的伯爵红茶,大家都很熟悉,但加入少许佛手柑的豪门伯爵,因为有一股类似参的味道,会在饮者中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厌恶者以为十分怪异,喜欢者以为气息独特。而在加入奶与糖之后,便是西方人特爱的奶茶了,较刺激的味道也被香味与甜味所掩盖,变得温和中性。 类似伯爵茶之类,实则是几个世纪以前的“跨界”产品,类似的跨界今天仍在发生着。口感比生普洱温润的熟普,以菊花的清甜为底,便更加醇厚一些;安徽产的胎菊,在此中还能辅助熟普安神养胃的功效。茉莉入茶更普遍,但配熟普的感觉,与常规的配绿茶截然不同。玫瑰、桂花等亦当如是。茶中有千味,可能都因为植物本身,比文化更易融合成一味;我要说,这就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