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的一天,上海希尔顿酒店,《哈佛商业评论》全球编辑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并向少数媒体开放,《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首任主编、总策划忻榕博士称此日为该杂志“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编辑们与当地诸多管理前沿人士讨论的话题,共同锁定为“后危机时代的管理趋势”,将当下企业管理思想的探索交会点集中于前瞻性问题:经济衰退将如何影响企业的管理工作、金融危机之后的企业管理将如何夺得先机。
价值链整合是竞争核心
事实上,随着《哈佛商业评论》海外版数量的不断丰富,该杂志的影响力日益国际化。此次在上海参加编辑大会的《哈佛商业评论》海外版编辑事务负责人约翰·郎德瑞(John Landry),在介绍完关于美国公司竞争力的思考之外,更多的是倾听现场来自学术界、咨询行业、商业领域人士的“本地化”观点。
当博斯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谢祖墀提及中国制造企业的“山寨文化”时,论坛主持人、身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组织行为与战略人力资源教授的忻榕博士向其海外编辑同仁们介绍了这一“新概念”。谢祖墀在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有着20年的从业经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助理教授曾成桦博士认为,“山寨制造”是本地企业向价值链上一个环节爬升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之上,本地企业重新审视它们创新的战略,将是危机之后的必然命题。
中国制造企业探讨创新战略,而美国企业谨慎反思外包策略,两者在产业价值链上的防守与进攻演绎新的话题。
《哈佛商业评论》的郎德瑞用苹果公司的例子解释美国公司对待外包的谨慎态度。他说:“一些美国公司已经意识到,如果基础的设计外包给中国或者是印度,会大大影响设计的竞争力,从长期来讲,如果美国公司要保持综合竞争力,设计、营销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活动不能外包太多。我们收到的一篇文章具体阐释称,促使企业利润提高有一些短期方法,比如外包以节省成本,但长期来看会影响竞争力,现在一些公司出现外包逆转的迹象。”
他认为,美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将来自对供应链、价值链的协调与整合,表现为协调整合遍布全球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活动能力,正是其核心竞争优势。
中西合璧的“中国式管理”
在危机洗刷过后,中美公司的权重比较明显改变,中国的企业管理智慧也相应呈现新的内涵和外延。博斯咨询的谢祖墀说:“危机促使一些行业更快地接近拐点和转折点,比如汽车行业。本来中国的汽车行业赶上美国要花10年、20年的时间,没有想到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再比如银行业,10年前我们经常讲到中国银行[3.23 0.00%]业非常脆弱,但现在发现原来中国的银行还是挺不错的,首先崩溃的竟然是美国的银行业。危机可能会带来一些结构性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下去。”
他认为,中国管理科学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将是如何中西合璧,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先进经验创造适合中国的先进模式。
《哈佛商业评论》的忻榕将之称为“中国式管理”。她说:“在过去10—15年,我们更多倚重西方的管理原则、原理和模型来对中国的企业进行管理,这在将来可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