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颖 在如今的消费者世界里,满眼都是个性化的烙印。 为了避免满大街撞衫的尴尬,可以找设计师定做只此一件的服饰;根据家里的实际空间摆放,定制一套家具并非难事;可以自由地安排电视时间表,不再为赶不上看的连续剧苦等重播;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一个电话私人医生就会来把脉诊断,顺便再让体检机构就体检结果提供一套专属的健康方案…… 这年头,服装、箱包、家具、珠宝乃至健康方案等私人事务都被贴上了个性化的标签,而在此之前,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认为合适的产品设计、功能、特性或是服务。
![高溢价 为个性化支付高溢价](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592561737224.jpeg)
随着高效率的社会分工与数字化管理的驱动下,原来固有的观念不断被打破,当众口难调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策略迅速取而代之。 而在这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消费者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开始不自觉地参与并投入到决定自身的需求上来。新进入者正是因为适时地摸准了市场脉搏,找到新的生存之道,开启了另一个有别于传统思路的商业模式。 放眼时下,瞄准个性化的生意,各行各业中趋之若鹜者大有人在。尚品宅配通过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低成本规模化定制家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等提供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医疗服务等一整套医疗服务,满足个人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爱尔眼科[36.15 5.09%]成功的背后则是对特定人群的专属服务……这些原本的传统项目通过与现代发展的契机结合,已创造出了巨大商机。 当人类的生活需求更趋向于个人的“专有”,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将影响更多新产业的诞生和老产业的革新。通过对生活中各个细节的定制,这些产品和服务将与个人生活达到最契合的效果。 点评: 达晨创投投资总监 傅仲宏 私人定制改变了消费者传统被动的接受方式,让其能主动参与其中,并运用新技术来实现规模化,让许多产业内的竞争不再像以前简单地靠拼价格取胜。它将随着市场的需求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各消费领域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