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1号 紫金黯淡(1)](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58222694543.jpeg)
大宗商品热让这家偏安于福建县城的企业以火箭速度问鼎中国“黄金第一股”,但随后一年中它海外失手惨重。中国新晋资源企业沦为“提款机”且身陷“泄密门”的教训 当陈景河打开A股的“潘多拉魔盒”之后,凭借紫金山上源源不断被开采出的黄金以及独特的黑色铜矿石,滚滚财富也涌向位于武夷山脉南端的上杭县城,与之伴随的,还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旋涡。事实上,即便在回归A股17个月之后,这位紫金矿业[6.37 0.31%]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仍难以体会波澜不惊的平静。 这未免出乎陈的预料。对于自己耕耘了27年的紫金山,以及经营了16年的紫金矿业,他委实情感深厚,让金子发光,则是他百般努力的结果。但是,当他真的让这个县城以及诸多山民迈上富庶的轨道时,他收获的却并不单是认可、感恩,控告、质疑、诅咒,也给他传奇的掘金生涯蒙上了几丝尴尬。 2008年4月25日,紫金矿业(601899.SH)回归A股。几乎同时,“紫金矿业涉嫌造假偷税上市”的专题,就被悬于数家网站及股评论坛,并引发近乎狂热的炒作。而这一切,据说与陈景河身家暴涨200倍(个人财富当时逼近16亿元)有关,尽管事后当地税务部门及陈本人都就“造假偷税”做出澄清,但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尤其是,其0.1元的发行面值更惹争议。 即便今年9月,有关证监会秘密调查紫金矿业的消息,还是会再度掀起波澜,起因据说仍与其“涉嫌内幕交易”、“缔造暴富传奇的原始股”等问题有关。 如果再加上更多的“花边新闻”—比如“泄密事件”(国内多家券商分析机构提前发邮件给其客户,称紫金矿业与哈萨克斯坦黄金公司的合作事宜将有说法),股东套现(陈发树、柯希平今年上半年巨额减持),董事长减持、高管接盘(陈景河减持价值2.5亿元的股票给其十大高管),紫金矿业无疑具备足够的眼球效应。但这并非陈景河所愿。 “现在有些媒体老是哗众取宠,弄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读者)。”谈及此,陈景河不由面露恽色,间杂有些许无奈,他自认为承受了颇多委屈。“高管也需要持股,当然我不会赚他们的。”他对《环球企业家》辩解说,自己减持、高管接盘,也是团队需要,毕竟自己的持股比例较高。而对陈发树、柯希平动辄数亿的减持套现,“他们肯定是要变现的啊,那是股东行为。他们入股了我们那么长时间,民营老板,无论多富,现金也是没多少的。” 当然,陈景河的“背运”还不止这些。十余年前,紫金矿业修建电站时,将才溪镇同康村的林地淹没,并致使1000余名村民“移民”至山下的临城镇。彼时,紫金矿业补偿了村民400万现金及143万元的原始股。今年4月底,紫金矿业解禁,同康村村民于是一夜暴富----143万元翻了600倍变为近9亿元。但是,陈景河当年的“富民之举”,却惹来了部分村民的上访----他们对变现后还要被扣掉巨额的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非常不满。 对于这一事件,紫金矿业集团独立董事苏聪福显然有些忿忿不平。他对本刊表示,村民的做法令人费解也就罢了,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外界有些人还借此大做文章。他还称,就是纳税一事,后来也解决了。解决方式,则是由上杭县一位副县长出面,承诺村民们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不过,对于陈景河而言,上述问题还仅仅是些“插曲”。更为急迫的则在于,2008年4月25日身为“黄金第一股”的紫金矿业,在一举募集近百亿巨资后,在过去500多天里,却未能如其设想的那样在海外资源并购中大有斩获。之前,他曾放言称,将争取在最近一两年,在重大资源并购方面取得成果,并力争黄金资源储量突破千吨级大关。 “实际上,现在在谈的项目是比较多的,但我不能告诉你。”陈景河表示,实际上,这未免又触及他的另一痛处—“泄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