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说,汇源果汁的银行贷款出现违约。事实上汇源去年公布的半年报,就显示毛利率出现了下降,虽然市场占有率略有提高,但净利润只比前年同期增长7%。2009年汇源的利润只有2.33亿,只相当于2007年的6.40亿大幅下跌近64%。2010年中期,更是出现了7200万元的亏损。
自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后,汇源一直在经营上面临困难。它的股东之一,法国的达能不久前也全部抛售了它的股份,相对于数年前的入价股,没有赚一分钱。这一改人们对外资入股中国企业,一般都是大赚特赚的印象。
商务部否决收购案,解救了可口可乐,却害了汇源。因为前者提出以接近于12港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时,是2008年的8月,当时雷曼倒闭的事件还没有发生。在商务部审批收购案时,全球股市暴跌,可口可乐的收购价就过高了。但遗憾的是,在金融海啸前,招商银行高价收购香港永隆银行的方案被批准了,可口可乐高价收购汇源却被否了。估计汇源对收购案被否决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却做了一定的收购成功的准备。老板朱新礼已准备专注于上游行业,就是在中国广大农村扩大果园的收购或建设,或是与农户订立长期的果品收购协议,这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收购被否,经营再重做重大的调整,但对上游行业投入的资金要重新收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又超上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较差,汇源自然会经营困难。
朱新礼出售汇源的股权,有什么不对?做生意、办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当然是赚钱。几乎99%以上的人抱着这样的目的去做生意、办企业。但很多人,特别是不少中国企业主往往忘记这一根本原则。普通人也搞不太清楚这个道理。
以前的《上海滩》没看过,最近有新拍的《上海滩》,看了一部分,发现一个办企业偏离根本目标而惨败的反面教材:
有个姓陈的纱厂老板,有法国人看中了他的工厂所在的地皮,于是让大流氓头子冯敬尧把陈老板赶走,夺取这块地的地契。这个陈老板的厂已经是经营困难,拖欠工人工资,估计也欠了外债,并且缺流动资金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冯敬尧让许文强和丁力办这个事。陈老板根本不考虑让出这块地。结果在被丁力打了以后,自杀,留下遗言,让儿子一定要还工人的工资。我感觉这个陈老板就是有毛病,起码是不够灵活。既然大流氓头子冯敬尧愿意出手打这块地的主意,说明这块地是相当有价值的,那么这正是奇货可居,卖个好价钱的好机会,这样高价卖地后,就有大笔现金,在地价低的地方可以建新厂,把工人的工资全部还掉,手头又有流动资金,本来要死掉的企业就活了。但因为陈老板死不让地,结果不但厂子没有活,厂里的工人的工资泡了汤,自己也死掉了,留下的遗嘱更是搞笑,自己没有能力应对黑社会流氓,自己一了百了,把烂摊子留给儿子,儿子是孙悟空吗?就有能力处理这个事情?这种对企业、对家庭、对社会(主要是工人们)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就是因为忘了办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赚钱。
可能中国人的文化提倡只进不退,一定要不断地买进土地、股权、企业等,这是兴旺的标志,而如果卖掉这些东西,好象就要完蛋了一样,起码面子上不好看。这是根本错误的,但这个错误观念在中国大有市场。
通用电气的CEO韦尔奇退休后到中国来,因为是世界闻名的CEO,所以不少企业家化大价钱听他的讲演。有个老板问,如、果自己的企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该怎么办。韦尔奇回答得很简单:“卖掉它。”不少企业家感觉莫名其妙。我好象是在2003年看到这个事情,当时的想法是大量土包子盲目崇洋媚外,缘木求鱼。其实现在想想看,这个回答也许能很好地解释通用电气成功的原aihuau.com因。
好象在1997年,当时在大学里,看到一个杂志,提到韦尔奇象个屠夫,把旗下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企业全部卖掉,这样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自然是强的。曾经看央视的《理财教室》中,张昕帆提到的,通用电气把电视机厂、烤箱厂这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大量卖掉,把企业重点放在传媒、金融、医药等赚钱的行业,于是GE这头大象长成了恐龙。
朱新礼是个民营企业家,而不是一个牌位。汇源这个品牌是他10多年的努力打下的。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要追求的?朱新礼没有义务死守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但是当时有很多人,据说有八成网友反对卖掉汇源,其实我看就不要自做多情了。中国的大量消费者一方面喊着要保护民族品牌,一方面大量买进口货,外国品牌产品。拿饮料来讲,中国人不是大量在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吗?有多少人在喝非常可乐、天府可乐、-爱华网-健力保的第五季?再说汽车,有多少人买奇瑞车,据说日本车在中国特别受欢迎。有个日本官员说:日本人即使不去某个社拜鬼,韩国人也不买日本汽车;即使去拜鬼,中国人也大量买日本车。曾听一个同事讲,当年韩国车质量也不行,很多韩国人买了车经常抛锚,于是在街上推车,一代人在推车,但韩国汽车厂获得了资金,很快改进了技术,整个国家的汽车业发展起来了。现在中国就是汇源不卖,还有哪个除垄断企业之外的行业,中国有优势的?整个中国,只要是开放的行业,有哪一个行业的最赚钱,销售额最大的是中国企业?一方面是中国企业不争气,恐怕中国的消费者势利眼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但“民意”反对汇源被收购,却成为商务部否决收购案的社会基础之一。不仅是汇源经营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也在警告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不要做大做强,因为不会有比较好的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