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的商业环境下,每位企业家都有一肚子苦水 - 文 / 唐振伟 2009年,中国企业的CEO谁最痛苦? 国美电器[2.41 0.84%]掌门人黄光裕因触犯刑律,身陷囹圄;联想集团[4.88 0.62%]出现巨亏,创始人柳传志被迫复出主政;蒙牛董事长牛根生被“对赌协议”及“特仑苏事件”搞得焦头烂额;将企业“当儿养、当猪卖”的汇源果汁[5.46 0.18%]董事长朱新礼因商务部的否决而“卖猪未遂”,据说仍在寻找新买家;无锡尚德也因能源价格下跌而股价一落千丈,同时面临产能过剩、开工不足等重重危机,CEO施正荣苦不堪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巨变的商业环境下,每位企业家都有一肚子苦水。 《经理人》2009年度“中国CEO痛苦调查”显示:所有受访的企业高管中,无一例外认为他们的痛苦在升级。 关志华:市场骤变,决策无所依从 金融危机给全球500强企业巴斯夫带来的影响是减产、裁员、关闭工厂、暂停投资项目。 巴斯夫7月8日在京发布的《巴斯夫大中华区2008年度简报》显示:2008年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减少至42亿欧元,比上年下降了4%以上。 巴斯夫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对《经理人》说:“金融体系骤变,企业非常被动。”比如,去年原油最高峰的价格是每桶140多美元,两个月之内掉到40几美元,这时候,所有跟原油价格有关的原材料价格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企业无法做出长期决策,为避免在价格很高时大量买入原材料,价格下滑后造成库存挤压,惟一的应对措施就是发挥适时而变的能力,减少库存积压,管好现金流。 关志华说,“有些东西是我们自己不能控制的,比如整个市场的需求,而有些东西是我们有能力去做调整的,比如去产能、去库存、管理现金流等。” 黄鸣:行业不成熟之痛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不成熟的行业中,最容易出现在行业领导者身上。 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2009年令他最痛苦的事有三件:
![名企CEO的痛苦:每位企业家都有一肚子苦水](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574951273493.jpeg)
第一,行业不成熟,无序竞争搞得他很没脾气。“太阳能行业大大小小的厂商已有上千家,鱼龙混杂,市场被同行的恶性竞争做滥。” 黄鸣的第二大苦恼是整个社会对太阳能行业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太阳能热利用是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而去追捧太阳能光伏产业,皇明自主研发的太阳能高温发电等新技术却鲜为人知。“但光伏95%以上的核心技术来自国外,98%的市场也在国外,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市场低迷,50%以上的光伏企业倒闭或停产。”黄鸣说。 黄鸣的第三大苦恼在太阳能下乡方面。很多地方水质不好、含沙量大、腐蚀性强,而且地处偏远,安装力量跟不上;另外,有些企业“下乡”的动机不纯,就是想捞一把。针对这种情况,黄鸣向商务部、家电协会进言,希望先设立一些行业门槛,把标准做好之后再“下乡”。“我因此成为行业公敌。”黄鸣说。 谭丽文:业绩下滑,利润率萎缩 代理“哥伦比亚”、“彪马”等多个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太古资源公司在金融危机后也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 该公司CEO谭丽文指出,金融危机带来的最直接的痛苦,就是消费者由于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捂紧了钱袋,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消费能力”有所降低,从而出现业绩增长速度放缓,甚至有些店面的业绩在萎缩。 另一个令她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下游分销商的赊销出现信用风险的概率加大。 谭丽文目前的最大痛苦不仅仅是企业的业绩下滑,更在于利润率的大幅萎缩。 事实上,自从去年10月份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为了配合百货公司的销售,他们的一些专卖店、专柜都不断在做活动、不断有打折促销;最后虽然销量基本上保持住了,但利润率大幅下降,因而实际利润也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