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该迅速研究新项目资本金规定出台后,在金融风险防控上应该采取的对策。特别是在项目评估重点上必须有所侧重,在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的同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现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调整,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项目资本金比例,同时适当提高属于“两高一资”的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项目以及电解铝、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建设项目资本金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之所以要求项目资本金,主要是从防范项目本身风险、金融风险等方面考虑的。作为项目建设方希望资本金越低越好、门槛越低越高兴;而作为金融部门希望资本金越高越好,越高贷款风险越小,证明企业实力越强,贷款越安全放心。过去曾出现许多企业、项目资本金比例非常低甚至无资本金,最终给银行贷款造成巨大损失,酿成金融风险。最为典型的是,个别房地产企业“空手套白狼”现象:一些开发商与政府有关部门个别官员勾结拿到建设用地批文,然后用批文到银行贷款,偿付土地预付款项;再利用住房预售预付款进行住房开发建设。自始至终开发商一分钱资本金都没有,空手套白狼赚钱。一旦项目有问题,风险全部由银行扛着,其拍屁股走人,一点损失也没有。这种空手套白狼其实套的是银行贷款。
近年来,中国建设项目资本金规定几经变化。中国最早实施资本金比例规定始于1996年。按照当时的规定,交通运输、煤炭项目,资本金比例为35%以上;钢铁、邮电、化肥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5%以上;电力、机电、建材、化工、石油加工、有色、轻工、纺织、商贸及其他行业的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以上。2004年宏观调控中,钢铁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对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由此可见,项目资本金规定也成了宏观调控、产业调整的调控手段。
当前,与2004年上调资本金比例的形势正好相反,那时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宏观调控主要在于“紧缩”。而现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尽快走出低迷任务很重。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正在实施之中。然而,银行信贷在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之一就是资本金限制问题。过高的资本金比例使得许多企业贷不到款,使商业银行不敢贷款给企业,不敢碰资本金规定这条“红线”。这不但影响了4万亿投资进度,而且影响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在这种形势和局面下,国务院及时决定“降低有关项目资本金比例”是及时和必要的。
这些行业资本金比例虽然降低了,但是,风险防控标准不但不能降低反而要加强。资本金比例降低,等于资本金抵御企业经营风险防线弱化了,对企业负债、银行贷款的保证能力下降了。作为放贷部门的商业银行,应该从企业其他方面寻求对贷款的保证,寻求其他方面来防范贷款风险。这就对银行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要求大大提高了。
资本金对企业本身也具有约束作用。资本金比例高是防止一些企业“破罐子破摔”的有效措施,如果企业经营不好导致破产,不但银行贷款损失,而且自己的资本金也血本无归。资本金比例降低,这种约束力将会弱化。对银行考核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出了挑战。
因此,商业银行应该迅速研究新项目资本金规定出台后,在金融风险防控上应该采取的对策。特别是在项目评估重点上必须有所侧重,在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的同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