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有些出乎预料的是,此番在全球被无数人追捧的活动,在澳大利亚国内的反响却十分平淡。“这样的旅游项目包装推介,在澳大利亚非常多。”澳大利亚留学生帕米尔说。
如今定居在悉尼的解放日报原资深记者时赛珠,昨天在越洋电话中也告诉记者:“也许是当地人习惯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吧,反而没有那么激动。”
时赛珠告诉记者,旅游对澳洲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4.5%,所以澳大利亚政府异常重视,“这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澳大利亚旅游的营销方案更讲究策略。”时赛珠注意到,当地电视台推荐低价机票的广告中,都会附上当地旅游景点的介绍。还经常会有专题片,主持人实景深入各地,一边展示风光,一边告诉观众各种旅游知识,在沙漠车该怎么开、抛锚怎么办,沙漠中如何做蛋糕,如何在野外抓到鱼、再怎么处理才好吃,等等。
在时赛珠看来,像“世上最好的工作”这样的旅游促销,不是只图热闹、有趣。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有着统一的深刻内涵———“非常强调抓住澳大利亚的真正精神,比如冒险、探索精神,比如热爱大自然,让消费者一看就说:对了,那就是澳大利亚,那就是有关澳大利亚的一切,那就是为什么现在我要去的理由。”再比如前不久热映的史诗巨片《澳洲乱世情》,以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澳洲土著居民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而其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如油画般美得令人窒息。这样把当地风光的展现与推介,融于爱情故事与历史回味之中,令人印象深刻。
“现在的消费者与过去不同,他们不是走马观花,许多人寻求真正的体验与发现。”沈俐说,“我们相信,没有什么能比游客在旅行途中的一手体验,更能直接打动其他游客了。所以我们想全球海选出一名游客,让这一个体通过半年的工作时间,影响并带动其他个体。‘世上最好的工作’,不仅是一个活动,也是一个品牌。”
正是通过这个品牌,消费者记住了大堡礁,记住了昆士兰;通过这个品牌,更是塑造了澳大利亚旅游在全球的形象。而贯穿品牌建设与传播过程的,乃是突出创新性、真正有内涵的思想与行为———塑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又凝聚上海城市精神的品牌,这,也将关乎世博会的影响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