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
由此想到了“互联网的云彩”,由此想到了“晕轮效应”。
“互联网的云彩”概念,长期以来用来指互联网终端用户不可能看见的网络的组成部分。用户看不见的部分,他们就会忽略不见,因为他们只相信看得到的。而互联网领域这一现象,晕轮效应作出了很好解答。
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指人们对他人、事物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爱华网-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仿佛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
网络晕轮效应意味着,一个网络意见领袖对某个事物评价较高,就会导致其他网民也评价较高;反之,如果有人率先的评价较差,则会导致他所有网民的评价也较差。形成“以偏盖全”的心理反映,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以偏概全的评估偏误。
网络的传播途径通常是这样:个人发言——社群意见领袖表态——社群意见形成——扩散影响其他社群——形成网络群体性意见。普遍认为,网络的群体性讨论,最终会催生出集体的“智慧”。但社群本身就是背景、思想、兴趣、目的较为一致的人形成的网络圈子。所以,这种“智慧”结晶,往往是带有集体性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
譬如,当关于“房价”、“拆迁”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时,因为媒体新闻对负面热衷于报道等原因,引发网络晕轮效应的出现,网民集体性对“房价”、“拆aihuau.com迁”事物形成厌恶的情感。出现此类新闻、话题、政策时,就会一边倒的持反对、质疑的声音。偏见已经形成,叠加效应不断产生,再想扭转网民的思维,已经是非常困难。
网络晕轮效应有负面一面,同样有积极的一面。“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正面的晕轮效应。对于企业而言,在网络传播推广中,就要到晕轮效应积极的一面,加以重视与利用。通过强化推广企业在产品、品牌、技术、公益等某个方面优势,而泛化到其他有关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优势形成整体印象优势。网络传播推广中,应注意明星、品牌、包装晕轮效应的运用,以此形成营销推广的策略制定。
当王老吉成功在网络打上“爱国”的标签时,《山楂树之恋》打上“最纯爱情”标签时,晕轮效应已然开始发生威力。
网络晕轮效应的指导性意义非常强,企业要避免一切有损于品牌形象的发生,企业应积极利用好晕轮效应,定位自身优势,加快正面口碑引导的策略性,使网络传播推广工作,更加具有战略导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