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我抓紧我幕后黑手 蒙牛伊利“暗战”幕后黑手的其他可能性



最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营销人员,对于市场上的主要营销事件有着本能的敏感性和关注度。最近一直在关注所谓蒙牛黑手事件的进展情况。期望通过此文,表达一下作为一个独立的营销人的思考和猜想。

从表面上看,目前网络上说的是公安机关已经侦破了案件,警方证实是蒙牛一品牌经理与公关公司策划的,当事人也已经被捕。也就是给该事件的定论是蒙牛公司联合公关公司诋毁伊利的产品。但是我对此案并不这么认为。案件有很多的疑点和其他的可能性的假设:

 放弃我抓紧我幕后黑手 蒙牛伊利“暗战”幕后黑手的其他可能性

第一,在国内乳品行业集体经历三鹿事件后,整个乳品行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所有国内品牌都遭受了消费者严重的不信任危机,经过了数年的发展,才逐渐脱离三氯氰胺的阴影。作为国内aihuau.com乳品领导企业,蒙牛不可能认识不到乳品行业荣辱与共唇寒齿亡的道理,打击诋毁任何一家国内知名的乳品行业,虽然能对竞争品牌起到一定的打击,但是事件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远超过打击竞争品牌带来的利好,因为消费者刚经历三氯氰胺事件不久,内心的阴影还没散尽,一有风吹草动,必然重新对国内乳品品牌不信任。如若如此,蒙牛遭受的损失必然是最大的,从个人直觉判断,蒙牛不会这么愚蠢。

第二,如果说国内乳品企业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和意识,那安知不可能是竞争对手策反了蒙牛的品牌经理,借蒙牛之手利用苦肉计行打击诋毁伊利,最后通过法律和网络途径挖出事实,从而达到在法律和舆论上打击蒙牛的目的?以此博得网民和消费者的同情和对蒙牛的抵触。如果-爱华网-真如此的话,那么伊利可以说是真正的应用无间道了,其招之毒辣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但是我仍然不愿意去猜测这样的想法,因为我同样相信作为国内乳品行业领导品牌的伊利不会没有这种大局观和战略眼光,你可以不信任这些企业的商业伦理道德,但是你一定无法否定这些企业对利益与共的本质的把握。

第三,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看待一个事件的动机,大致可以从事件的结果来分析,谁能从事件中获利最大最多,谁是主谋的可能性最大。这么分析的话,如果蒙牛诋毁伊利事件曝光,那么必然导致在三氯氰胺余悸未散的消费者对国内乳品行业的不信任和排斥,整个乳品行业一荣即荣一损即损,获利最大的则是国外的乳品品牌。这可以从两年前的三鹿事件中得到证实,当年三鹿事件被揭发后,中国整个乳品行业遭受了重创,销售萎靡,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而国外奶粉品牌雀巢、雅培等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奶粉市场,谁是真正的赢家,不言而喻。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案例还不够多不够警醒国人么?

当然,通过蒙牛伊利这个营销纠纷,也反映了蒙牛公司在内部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但愿能亡羊补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89887.html

更多阅读

蒙牛伊利纯牛奶软包装袋的材质是什么? 蒙牛和伊利纯牛奶

利乐包是瑞典利乐公司(Tetra Pak)开发出的一系列用于液体食品的包装产品。该产品目前在中国的饮料包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利乐是最先为液态牛奶提供包装的公司之一。自此以后, 它就成为世界上牛奶、果汁、饮

蒙牛与伊利的关系 蒙牛伊利纯牛奶哪个好

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生主管全国生产经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老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6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

蒙牛伊利光明市场份额 伊利蒙牛暗斗,呼唤责任升级

    日前又出爆炸性新闻,备受关注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网传为蒙牛策划。    从19日起,在天涯、凤凰网等一些网络中盛传有关圣元奶粉事件“其背后有黑手”的帖子。包括“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伊利“QQ星”及多家婴幼儿鱼

摩根士丹利:蒙牛伊利今年亏损成定局

刚和蒙牛接触股权抵押的摩根士丹利(“大摩”),日前“唱好”内地乳业,将蒙牛和伊利的投资评级上调。大摩承认内地乳业的恢复程度快过先前的估计。   《广州日报》消息,大摩指,经过自己对零售系统的监测显示,对乳制品的需求已经恢复到三

声明:《放弃我抓紧我幕后黑手 蒙牛伊利“暗战”幕后黑手的其他可能性》为网友酒畅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