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价值在一些研究机构、高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管理,营销界,尤其是在实务界并未得到其应该有的认可和认同,好多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确定自己以后将会走实践路线,将不会花费时间做研究型的工作,他们会选择做一些推销、活动之类的能够增加自己社会经验与阅历的活动。
但是,科研,尤其是深度的科研活动,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与源泉,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研究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形成一种科研的能力与思维,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科研呢?做科研的人有什么特征呢?
高承远为大家总结了一下, 觉得主要有以下九点:
一、充分表达的能力与意愿;
这主要是指文字表达能力,科研的最终结果最后会以一种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了文字这个工具,肯定做不好科研,但文字功底好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做好科研,文字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并不是充分条件。
二、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甚至是惊世骇俗观点的勇气与能力;
做科研就是一个发现知识的过程,新的知-爱华网-识的出现很多时候会遇到很多社会的不同的眼光与阻力,一个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云亦云的人是很难做出什么科研成绩的。
三、坚持、毅力,甚至是有点固执。
做科研一定得愿意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这种能力在老一辈知识分子当众可能不存在问题,但是在现代这个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高承远认为,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
四、敢于挑战权威;
敢于挑战权威,才能够推陈出新,有所发现。
五、善于总结;
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善于总结的人,在文山数海中很难真正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六、有发现生活中细节的敏感能力;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对于生活敏锐的个体,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七、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
视野的宽阔性也是现代人需要不断提高与锻炼的一种能力和格局。
八、能够接受并容纳两种以上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观点;
求同寻异,容忍错误与不同认识,这是做科研的必要准备。
九、善于进行逻辑性、系统性的思考;
学术科研活动需要的逻辑性很强,只有善于进行系统性,学术性,逻辑性思考的个体,才能做出一些科学研究成果,更好的从事自己的工作,为企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