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凭感觉 管理不能凭感觉

 交朋友凭感觉 管理不能凭感觉


在我们这个国度,科学管理叫了三十年,规范管理叫了二十年,精细化管理也叫了十几年,可是管理的随意性却处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的低效率,甚至负效率也随处可见。每念及此,都有痛心疾首之感。大声疾呼,或有丁点作用。声嘶力竭仍无改变,就只能深表遗憾。

古语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套在管理上则有:管理本简单,庸人自复杂。为什么这样讲呢?你说哪个企业没有制度?可是谁又敢说我们企业的制度人人都在执行?就说本文题目:“管理不能凭感觉”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又有几个管理者不知?几个管理者不懂?可是在现实的管理中,又有几个不随意?又有几人重理性?

|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2372|3

兹举两例,大家评评:这样的管理行不行?

一例发生在最近。某主管打了一个报告,将手下一科长的手机话费报销标准由每月三百元调整为每月一百元。科长得知这一结果极为不满,对主管表达。主管说不关我的事,是总经理调整的。科长找到总经理,总经理以主管呈报示之,科长搞清事实真相,愤而辞职。

总经理向我报怨:这些主管们怎么一点责任都不肯负呢?我反诘:你怎么不保护直接下属呢?他们都不负责,凭什么让我一个人负责?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公司没有规范的标准,什么岗位享受什么样的工作保障标准事先定好了,在发生岗位调整时,人事文员随岗位调动同时办理相关变动就够了,-爱华网-哪里还需要总经理对一个基层干部的手机话费作批示呢?如果有标准,他的主管又哪里需要-爱华网-专门打报告呢?如果没有标准,这个主管又凭什么打报告呢?看他不顺眼,还是你个人觉得一百元比三百元更恰当?凭个人感觉作出的决定,谁会信服?

另一例发生在三年前。这还是一家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一高管在报销车辆费用时,多报了十元路桥费(他的工作不需要经过这座外市的桥),被监察部门查出后,报告董事长。董事长一怒这下,给报销人罚款一万元,给负责审核签字的常务副总罚款一千元。

这家企业十来个高管的车辆费用实报实销,每月审核报销票据令常务副总和总经理不胜其烦。该企业特别强调诚实守信,这个高管如果不是公司股东且最年长,恐怕开除的份都有,而不是罚款可以了事的。当他们涉及的三方都向我报怨时,我告诉他们,何不定一个标准,每月按额定标准发放,不就省去了大家的烦恼?因为高管们的车辆属于私人所有,休息时家人也会使用,家人使用就难免将票据放在车上,报销人到时候忘记或不慎填报了,就难洗不白之冤。

管理不能凭感觉。凭感觉管理,自己不胜其烦,他人诚惶诚恐。凭感觉管理难免无事生非,企业负责人不可不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84511.html

更多阅读

不要说不能说的感觉 歌曲千寻

很多感受很难用辞典上的注解语讲得清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例如红的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床前明月光”;白的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咽了死苍蝇,吃了蜜蜂屎,镇关西打翻了油烟店,费玉清提肛唱着一剪梅……所以,阿

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案例 管理不能凭空想象,应实事求是

     据相关媒体报道,武昌欢乐谷大门正对面是一座公交车站,但道路中间有一道1.7米左右高的隔离栏杆,游人需要前行150多米上人行天桥,下桥后步行150多米才能到达公交站。一些精明人发现有利可图,便自制木梯供游人过马路,每次收费1元,10

新员工试用期管理制度 试用期员工管理不能掉以轻心

     【案例1】  某公司打出招聘广告,其中外贸业务员一职的应聘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英语过六级,女性,28岁以上,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无刑事犯罪记录。谢某看到后就去应聘该职位,并顺利通过了面试;入职后双方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

个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应对水危机,管理不能各自为政

     当前,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主要体现在水短缺和水资源污染上。中国669座城市有三分之二出现水资源短缺,40%以上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80%的湖泊富营养化,大约3亿农村居民缺乏安全饮用水。由于工业结构属于水资源消耗密集型,技术落后,循

声明:《交朋友凭感觉 管理不能凭感觉》为网友薀洊詯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