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升VS向日葵
《浙商》记者 朱健
利润来源、盈利前景及排名数据矛盾等因素,让东方日升和向日葵在上市之初便颇受关注。
35岁的林海峰开始渐渐习惯一丝不苟的容貌和整齐光鲜的衣着,43岁的吴建龙还在延续着休闲着装风格。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日升)的上市三部曲,仅仅用了三年。而2004年创办的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向日葵),在冲击资本市场的节奏把握上,却延续了其董事长吴建龙不紧不慢的风格。
然而,无论是火速上市的东方日升,还是起个大早、赶了晚集的向日葵,两公司在过会之初便饱受争议,且不约而同地遭遇了产业环境大改变的难题。或许,对于林海峰和吴建龙,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盈利预期
尽管相貌敦厚的林海峰和吴建龙看似与任何新锐元素绝缘,但“快速增长”确实是他们的重要标签。
过往三年,在整个行业蒙受金融危机重挫之际,东方日升和向日葵的业绩增长诚如行业阴霾中的一抹亮色:2009年东方日升销售收入8亿多元,净利润达1.16亿元,三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3.92%和137.89%。而向日葵2010年上半年7433万元的净利润以及公司自2006年以来每年300%的增长率,更成为光伏危机中“一枝独秀”的中国公司。要知道,那些规模硕大的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阳能、林洋新能源等行业领先者,在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高价多晶硅存货价值暴跌、汇率损失等打击下,2009年销售收入基本没有增长,且大部分是亏损。
然而这并不能构成两家公司过分乐观的充分条件。一个简单的设问就可以让它陷入尴尬:如果没有出口退税,光伏行业将会怎样?
东方日升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09年公司应收出口退税额为1亿元,占当年利润的86%。假设扣除出口退税,东方日升在2009年的利润仅为1600万元。与之类似,向日葵2009年收到了1亿元的税费返还。这1亿元占该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毛利和利润总额的44%和84%;而该公司当年的净利润为1亿元,几乎全部是当年的退税总额。两家公司的利润厚薄几乎取决于出口退税的政策。
迫于美国和欧盟的压力,中国已再次启动“取消出口退税”,虽然暂时还没有涉及到太阳能光伏行业,但是欧美一些国家正在开展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片的反倾销调查。
对此两家公司表现得相当淡定。“这不会改变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上游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使得产业链上各产品的价格都有所下降,太阳能发电的投资开发和运行成本已经大幅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会降低。”首发路演现场,林海峰如是说。
应收账款
数据资料显示,在2008年不少光伏企业业绩不佳甚至亏损的时候,东方日升、向日葵则分别有7016万元、7492万元的净利润,这与两家太阳能公司现金流偏低、应收账款较高反差较大。
东方日升在当年盈利的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竟为-7418万元人民币。
向日葵2008年收到来自销售、提供劳务等方面的现金总计10.2亿元,但现金流量净额也只有-1.3亿元,该公司称其同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了13亿元。另外,向日葵在2009年的应收账款为3.9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该公司销售收入(10.16亿元)的38.4%。
有分析师表示,有些公司很可能会把已签订单但未销售出去的收入、利润也算在当年的销售收入或利润中,从而“美化”自己的财务报表。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发生真正的交易,或者这种交易是延后的。
“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比重较高的话,一旦客户出现问题,那么对于企业的资金链将带来很大的考验。光伏企业的客户群相对集中,可能1到2个客户就能占企业20%左右的销售额。”
套现隐患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太阳能行业越来越体现出规模优势效应。中国太阳能企业的产能规模开始进入“G”时代(即GW,1GW=1000MW),而东方日升和向日葵在2009年的组件产量分别为55.86MW和133.33MW。
欲与行业巨头分庭抗礼,唯有扩张。
东方日升的扩张之路起步于公司股改。
2008年8月10日,深创投、麦瑞投资、科升投资、北京汇金立方投资管理中心、中物创投、陈漫、杨增荣等新股东出资1.5亿元,以每股1元的受让价获得公司15%的股权。2009年4月,林海峰再次将其持有的日升电器10%股权以65.4118万元价格转让给宁海和兴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兴投资股东为东方日升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和重要员工)。以上入股的6家机构、2个自然人,一共持股33.75%,限售期为12个月,套现指日可期。按照10月29日收盘价53.84元/股计算,那么此次入股-爱华网-的股东将获得近24亿元的市值收益。
相较而言,向日葵的股权变更算不上过于频繁,股权结构相对简单。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建龙直接、间接持有公司发行后64.66%的股权。以向日葵10月29日收盘价24.32元/股计算,吴建龙持股市值达到近80亿元,曾一度坐上创业板首富的交椅。
排名“罗生门”
在国内行业格局的阐述上,东方日升列出了行业的二十强排位,并将自己以34.11MW的年产量排名第十五位。然而向日葵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当年自己的产能为41.46MW,但事实上,向日葵光能并未入围东方日升的二十强榜单。
“本来也没啥大惊小怪的。很多IPO公司都会自我美化,把自己装扮成行业龙头或竞争实力排名靠前的优势公司,既有助于IPO发审顺利通过,又有助于在推介询价时卖个好价钱。”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说,“但问题在于,两家公司几乎同时过会,招股书这么不一致,审核时就没疑问吗?”
在纷乱的“数据源”所引致的这场排名“罗生门”中,究竟谁在撒谎难以确证。
尽管太阳能光伏分属高技术行业,但门槛较低,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一直隐藏着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设备缺失、产品主要出口“三头在外”的严峻现实。但是,即便一直占据产业链低端,这些为数众多的光伏企业为何能频频举“创新”旗帜入资本市场角逐?
长城证券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周涛表示,太阳能产业与战略性新兴行业有关,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大组成部分,国家考虑将这一部分产业扶持发展,目前太阳能行业虽竞争激烈,但借助于南欧一些光伏补贴法案出台,其增长依旧未有放缓之势,不少小企业可以做大,未来十年成长性可期。也有外界猜测,目前大部分太阳能企业均在国外上市,因此考虑到国内市场的需要,国家也鼓励太阳能企业登陆A股市场。
(本刊记者郎赢旻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