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增加的茶园面积要以“万亩”来计算,但是,即使消费者一天不睡觉,消费者的时间也只有亘古不变的24小时,折合成“秒”也只有86400秒。消费者每天都很忙,他能“拿出”多少时间来关注你的茶叶?
除去朋友或其他形式的推荐外,更多的时候,消费者只是在一瞬间“瞄”到你的品牌信息,或以广告的形式看到,或以新闻的形式听到,或以偶然的形式“遇到”,总之,他最初能够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1秒钟”,或者说,他最初能够花在陌生品牌上的时间不会超过“1秒钟”。
所以,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你应该考虑如何利用珍贵的“1秒钟”获取一系列的关注和兴趣,直至卖掉你的“1万亩”茶园的茶叶。当然,这里的“1万亩”只是打一个比方,对地方政府而言,何止“1万亩”?对于茶叶企业而言,也许不足“1万亩”。
不过,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都不改变问题的实质,无论你是地方政府,还是茶叶企业,你迫切需要掌控的时间就是“1秒钟”!
抓不住1秒钟,你的茶园就有可能成为“茶原”:像草原一样,有人观光,有人放牧,十分美丽诱人,但没有人把“草”带回家“吃”,就像很多茶园的“茶”根本就没有机会到消费者的茶杯里!
正因为此,从安徽到浙江,从湖北到湖南,从江西到福建,从广西到贵州,从云南到四川,每每看着漫山遍野的茶园,每每看着连篇累牍的茶园面积报道,每每看着“畅销无-爱华网-阻的信心”,我就心生忧虑:天天忙着增加茶园,年年都有茶叶“增产”,就是没有在品牌营销上做突破,还是在翻着老黄历,沾沾自喜、自满自得,那么,越来越多的茶叶,你最终怎么卖?能不能卖掉?会不会成为“永远的库存”?
如果你能卖掉,那么,你能卖掉多少?你能以怎样的价格卖掉?你用谁的品牌在买?你以什么形式在卖?如果你今年卖了合适的价格,那么,你明年能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吗?如果一部分茶农卖出了合适的价格,你能保证大部分茶农都能卖出合适的价格吗?问题有很多,举不胜举。
今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2010年《茶业蓝皮书》,该书是我国第一本茶产业蓝皮书。书中指出:2009年,中国茶业又一次站上历史高点——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86万公顷,茶产量135万吨,均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30.3万吨,出口金额7.05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双突破,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
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不是中国,是斯里兰卡,占国际出口总量的21%,其次是肯尼亚(19%)、中国(18%)、印度(13%)。而且,中国有大约8000万茶农,5000万以上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工作,有7万家茶企。
这些数据,你可以轻松获得,关键是你要有一颗“洞察问题的心”。我在这里引用这些数据,是要提醒大家重视一个问题:中国的茶园面积不断增大,但是,除了福建茶企大力发展加盟连锁、安吉白茶引爆白茶娶妃和潘安卖茶等为数不多的营销突破和品牌创新之外,茶叶的品牌营销策略并未见显著改善。
一位专家在白茶世界网上发文指出:如果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只是一味地扩大茶园面积,忽略茶叶品牌的建设和营销工作,那么,辛辛苦苦投资和耕耘的“茶园”,很有可能因为茶叶行业的产量过剩,茶叶卖不出去,变为“茶渊”:茶农或茶叶企业难以跨越的深渊。
所以,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必须跳出原有的思维桎梏,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强化自己的危机意识:不是你依靠好的生态环境,辛辛苦苦地开辟茶园,你的茶叶就一定能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就一定能为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好茶叶经济。|!---page split---|
认清这一点后,你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在茶叶品牌营销上做突破,例如,你可以认真读一读中国茶叶行业第一套品牌营销专著《茶翅高飞——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系列丛书,以全面系统的认识茶叶行业的品牌营销策略;你可以学习中国凉茶第一品牌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之道:怕上火,喝王老吉,根基是中国人谁都希望“降降火”;你也可以借鉴中式养生第一品牌瑞福熙的经营之道:借助中式养生茶安睡饮,挑起“绵羊革命”,弘扬数千年的中医养生文化。
记住,要在“1秒钟”卖掉“1万亩”茶园,你必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加大创新力度!
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在茶叶的品牌营销推广方面,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基地规模和“狭义的产品质量”上,应该积极开展各类品牌营销活动,敢于打破常规,极力创新,彻底告别墨守成aihuau.com规。
例如,有的地方在推广茶叶时只会模仿,看见别人发布质量承诺,自己也发布质量承诺;看见别人请代言人,自己也请代言人;看见别人大搞茶园观光,自己也大搞茶园观光。但是,你为什么要发布质量承诺,你如何才能将质量承诺搞出特色,让大家过目不忘,顷刻间誉满天下;你如何花更少的钱或不花钱就请到“明星”来帮你做代言,并且让代言效果超过寻常,一战成名天下知;你为什么要大搞茶园观光,如何将茶园观光弄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能够像核裂变一样,带出一连串的连锁效应?这些问题,你都必须深入考虑和系统思考,否则,你必定达不到最初目的。
市场很残酷,善谋者享受竞争的乐趣,无谋者忍受竞争的苦闷。
有些负责人甚至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放着好好的机会不去把握,愣是花大价钱去练一套打不死蚊子的花拳绣腿,至于能出什么效果,其并没有过多的追求和希望,只要眼前没有大的过错就行了。这样的思维会害了一个地方的茶叶行业发展,或阻碍一个茶叶企业的历史性突破。
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思维,不加改变,这种一味地“求‘实’”观念,只会看到“实实在在的茶园增长”,看到“实实在在的茶叶产量增长”,却很难看到茶叶品牌发展和茶叶经济发展,“茶园”变“茶原”或“茶渊”,乃至酿成“茶怨”:茶农怨声载道,只是个迟早的事情。
记住,在竞争越来越残酷的茶叶行业,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无论在品牌宣传、产品包装、基地建设、茶园管理,还是在生产工艺、质量监督、奖项参选、茶农培训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想尽办法让茶叶品牌赢在第1秒,抢先占领行业制高点,第一时间赢得消费者的芳心,用“1秒钟”卖掉“1万亩”。
否则,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你的茶叶就只能进入“杯具”,而不是进入“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