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试点 中国难有真实的碳交易



没有确定减排总量,决定了中国碳交易的开展无法照搬别国的模式,而要进行真正的碳交易,中国目前还缺乏哪些条件,政府在其中应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11月18日在长沙举办的中英气候变化研讨会上,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张汉文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也和时代周报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时代周报:2008年长沙就建立了环境资源交易所,尴尬的是,两年来只做了一次买卖。全国这样的情况应该也不少,有这样的交易所存在,但没有发挥作用。

张汉文: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中国还没有一单真正的碳交易,包括排污权交易。为什么形成不了交易?就是市场,我不太同意这一种观点,政府该做的都做了。实际上关键是政府没做,因为没有政策。政策到哪里市场就到哪里,政府没有搞怎么会有市场呢?

黄杰夫:没有什么好尴尬的,大家都在探索,二氧化硫美国交易了20年,政府确实在里面发挥了很多的作用。但目前我们的执法力度不够,违法成本太低,例如在美国二氧化硫每超排一吨要罚3000美元,而且还要进监狱。任何一个是市场的都要符合市场规律,进行金融市场的交易,如果说还是半行政半市场,就是一个四不像,再过10年还是没有市场。所以以后的二氧化硫也好,二氧化碳的交易也好一定要打破市场界限。

时代周报:有一个说法指碳排放的增加并不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这是一个阴谋论吗?

黄杰夫:2009年阿拉斯加一个900户人的小镇举行了一次投票,表决是否要把这个镇从海岸线往内地迁移九英里,因为气候变化他们居住的区域离海越来越近。所以是不是阴谋论,还是由自然科学家来解释吧。

|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2902|20

张汉文: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存有害是毋庸置疑的。境上认识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减排可做可不做。但是从资源的角度来讲,那就不得不做。也许还有26年石油就要耗尽了,煤炭还能用50年,如果还不搞节能减排肯定是不行的,从资源的角度来讲你必须马上动手。

时代周报:政策配套要如何完善才能加快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成熟呢?

 中国碳交易试点 中国难有真实的碳交易
黄杰夫:我反复强调要在中国开展碳交易试点,而且要和国际谈判分开来。国际谈判是政府间的,这个谈了18年,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谈判到今年11月的坎昆会议还要谈。我觉得国际谈判和在中国进行这样的试点分得越开,越有好处,我们做这样的试点是为我们自己企业的发展,为我们自己可持续改善我们的环境。国际碳交易之父桑德尔博士将一个金融市场的形成总结为十二步,讲得夸张一点,这12步是人类几百年来的内部规律。如果我们按照这个规律本身,并参照国外的经验教训,我非常有信心跟国内大多数人士合作把国内的碳市场交易一炮打红。

张汉文:从国内来讲,省里面的一些领导就在担忧,因为你讲的这个谈判与我们试点分开,往往很难实现。碳交易的好是对世界来讲的,但是对地方来讲是件很可怕的事,地方政府有很多担忧,但湖南省还是想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全国都想吃第一个螃蟹,为什么没有来吃?因为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太多了。

黄杰夫:我不同意碳交易是很可怕的,也不同意碳市场很好。我们要客观来评,我从来没有认为碳市场就是灵丹妙药,它只是众多工具之一。至于说碳交易会不会影响到地方企业的发展,就像一把刀如果没有用好,完全可以影响到地方企业的发展。

美国最大的电厂也自愿加入碳减排交易,给自己戴了一个绿帽子,他们并没有因为参与了碳交易,被迫增加了成本,就倒闭了,恰恰相反他们正是因为参与了碳交易,做了大量清洁能源,包括风能的投资,并继续保持着它在行业第一的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83982.html

更多阅读

资产的流动性的中国悖论 资产中流动性最小的是

资产流动性指其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便利性。即指以一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从人类金融史上出现了金融资产后,其流动性一直是金融学研究

世界真的有长生不老的人 关于长生不老的电影

根据中国1996年1月出版的《奥秘》杂志等报道,现在全世界确实已有十几个“长生不老”的人。因为这些长生不老人都有真实的地址姓名,所以必须在事实面前承认客观存在的真实人物。我们根据一位长生不老人的实践检验证明,还可通过人体某部

声明:《中国碳交易试点 中国难有真实的碳交易》为网友我会很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