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前福特工程师郁向东在联邦法庭上正式承认曾从福特公司盗取机密,被美国联邦法庭判处有罪。郁向东将面临78个月的监禁,同时还将被课以15万美元的罚金。引人关注的是,郁向东被拘捕前的身份是北汽集团的总工程师。而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郁向东事件从爆发至今,始终被有意无意地与北京汽车扯上关系。时至今日,盗取机密的罪名已经尘埃落定。笔者更为好奇的是,郁向东到底从福特偷到了什么,又将这些赃物送给了谁?
底特律的新闻报道称,郁向东在1997年到2007年间一直作为产品工程师就职于福特,但在2006年底与中国深圳的富士康PCE工业公司签订了新的合约,将福特4000份公司内部文件复制到外部电脑后迅速离开福特。离开时福特并不知道他已有了新的工作。他盗取的文件涉及引擎/传动装置子系统的设置参数、配电系统、电力供应以及同属本体的模型。那么,这些所谓的核心技术是否真的送给了北京汽车,是否为北汽的自主品牌盗用了呢?
提问到此,人们自然产生一些联想:近年来,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在沉寂许久后突然频频发力,从收购萨博到306下线,一系列的重拳出击,难免与郁向东盗案有瓜田李下之嫌,虽没有确凿证据,但似乎很难将北汽与郁向东摘清。但客观的分析,单靠郁向东一人之力、一台电脑,能否真正完成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从初始研发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固然毋庸置疑,对北汽自己的研发体系来说,郁向东盗来的核心技术对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到底有多大适用性,来去匆匆并意马心猿的郁向东与北汽的飞速发展有没有直接关系,恐怕明眼人不难辨别。
早在2007年12月下旬,北汽控股就与株洲市政府签订了南方制造基地进驻株洲高新区的框架协议,自主品牌的技术研发团队与战略发展规划在当时都已具雏形,而且,几十个亿的投资已经完成。而此时,郁向东还在福特与富士康之间徘徊,“北京汽车”这四个字大抵还从未进入过正处于意马心猿状态的郁向东的视野。如果北京汽车此时能有这样超前的“远见”预见到可以与之合作,也就能购成功预见他与福特之间斩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关系,何至于在一群媒体报道中被误伤呢?
2008年1月10日,北汽控股与株洲市政府签订了南方制造基地进驻株洲高新区的正式签订合作协议。2008年4月,北京车展,北京汽车一口气推出了3款概念车,并成功引得一片惊艳之声。而此时,郁向东刚刚将橄榄枝投向了上海汽车集团。辗转反侧后,2008年11月,郁向东进入北汽。直到2009年10月在美国被捕,他在北汽的工作时间仅有11个月。而一款车型从研发到推出概念车的-爱华网-时间,断不会立竿见影般速成。购萨博在前,以萨博技术为基础与核心的战略决策在前,而郁向东在后。北汽的自主品牌怎么会与郁向东所盗技术扯上了关系?而且,早在郁向东来北汽之前,北汽就已经开始了自主品牌项目的几十个亿的投资。难道郁向东一到,几十个亿就到位?这就等于是郁向东前脚刚刚报到上班,后脚几十个亿的项目投资就已经确定并很快到位了。哪家企业具有这样毫无规划就圈地建厂的魄力?在目前的中国,又有哪一级政府有这样神速批复投资的效率?
事实上,北京汽车在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中起步较晚,想要与其他品牌齐头并进,最最急需的,是整车研发。而根据当前汽车工艺的规律,没有任何一个工程师能够完整掌握一台车的全部机密。而北汽显然不会凭着这些局部的技术发展其整车业务,因为这样可能影响其整车研发进程。2009年12月,北京汽车成功收购萨博的部分核心技术资产,包括三款整车、两款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两款变速箱以及整套的售后服务,北京汽车进而开始消化并吸收这些技术,为自主品牌旗下中高端车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更与郁向东毫无关联。北汽也不会因为郁向东所盗的技术,废掉了原有技术规划及其为制定这些规划收购这些技术所付出的代价。
郁向东的行为自然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人们所不耻。而郁向东、杜姗姗等海归工程师身陷“盗密门”并受到如此关注,也说明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开始对在中国市场自在多年的跨国公司带来了明显的竞争压力。
至于郁向东从福特偷到了什么并将所盗技术送给了或者卖给了谁,相信执法公正、司法健全的美国及其联邦法庭,会查清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