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挂职担任湖南临湘副市长的姜宗福,5月转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在采访中他表示,官场有很多潜规则,比如领导签字,横着签的意思是“可以搁着不办”,竖着签则要“一办到底”。(《广州日报》8月17日)“潜规则”这个概念自吴思先生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中提出之后,近年来成为人们频频使用的热门词汇。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中国社会运行的规则”。作为一种“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进不了文件,上不了台面”的规则,很多人认为官场“潜规则”很神秘,很复杂,其实不然,一言以蔽之,它不过就是“一把手”们订立的规则。规则各有不同,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规则——潜规则的内容不同,但往往都是这个圈子内最有权力、垄断着资源、支配着饭碗的人决定的,是强者制订游戏规则,决定着规则的制订权。官场潜规则具体怎样不是今天探讨的焦点,我们暂且搁置。但是,作为一个营销人,我们还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竞争制高点吧。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说出了企业竞争的规则,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的标准高,谁就是市场的强者和赢家。行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标准,标准是规范行业的游戏规则,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就像国际足联制定了踢足球的标准一样,标准一旦制定之后,要参加足球比赛的球队就必须要按照足联制定的规则去踢,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制定行业标准不等于垄断和封杀别人,是规范行业的行为与制作产品的准则。标准可以有效地规避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提升整个行业的美誉度。如由美的微波炉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负责起草的全球微波炉行业第一部“蒸”标准,不仅提高了微波炉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效益,而且很好地规避竞争对手,避免参与行业产品同质化阶段的“价格战”、“促销战”。再如广东非常小器公司受国家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委托,起草制定了国内五金行业的首个指甲钳国家产品标准,很好地淘汰不重视指甲钳品质的企业,不但国内企业必须按非常小器定的规距出牌,国外的产品要进来也同样要符合这个标准。从技术标准与市场和利润客观存在的转换关系出发,行业标准也是一种市场资源。其“资源”属性表现为:企业通过起草标准的程序化操作,名正言顺地沟通了行业内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从政府到行业协会、从专家到学者、从科研机构到管理部门等等,这些社会关系的理顺和建立,对立志于产业报国的企业家而言,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市场资源。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公众产生很好的联想:在公众眼中,标准只有政府相关部门能制定,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工作说明企业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代表性,代表企业在该行业内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行业权威性,得到了政府的认同,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公众信服力和倡导力,有利于企业拓展产品市场,占据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