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培训师,我看电视的时间不多,如果看,多半是新闻和谈话类节目,昨晚,难得有闲看了一档深圳卫视重磅推出的“别对我说谎”节目。本来是带着一种娱乐的心情去看的,但看了之后,总感觉哪里不是滋味。细想起来,起码是没有娱乐性的,其次,说轻了,是担心该节目对未成年青少年的错误引导,说重了,我认为,作为媒体,做这种节目,有悖于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对于未成年的青少年,他们所收到的资讯,往往会在无形间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这种影响虽是潜潜的,但却是有一定冲击力的,有时甚至会强过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苦口婆心的的正面引导。作为媒体,我有时觉得,它除了让我们了解到新闻资讯,社会现实,同时还肩负着丰富知识,引导正义的一个责任,从某种角度讲,媒体,有时甚至饰演着“师者”的角色。所以,作为媒体人,不可轻视“师德”,不可以轻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昨天的节目,从几点来说,引导了一些不健康的,非主流的观点1. 男嘉宾坦然,面对有机会见义勇为的时候,自己选择不去作为,其理由是“相信该做这事的人会去做”,这容易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冷漠。|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4337|272. 男嘉宾坦然,2006年被评为“深圳先生”,其实背后一半的投票是妈妈亲自或拉票所投,这点会引导人们对一些名誉的评比失望,对权威缺乏信任。3. 男嘉宾坦然,曾做过美容手术,这点容易会让年轻人误解为,要成功需要对自己的外表“下刀”很一点。而没有引导内外兼修的观点。4. 男嘉宾的女朋友“月出5万”的消费习惯,会引导不成熟女孩子的拜金主义思想
![别对我说谎是真实的吗 “别对我说谎”挖掘的是什么?](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280347184533.jpeg)
5. 男嘉宾的父亲出场,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仍回避了自己的不负责任,个人认为,他的出场没有太大意义。这只是近期媒体很愿意使用的“爆冷”的做法而已。……作为培训师,职业操守和道德,在我心中一直份量很重,总认为,自己该给学员呈现的是正理,正范,而且,我也认为,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人们思想的影响者之一,也理应宣导正气,引导正确观念,不是不可以暴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健康,只是需要在阐述事实之后做正面引导,而这个节目却只有展示,缺乏正面引导,尽管主持人乐嘉已经有意识在努力。无论对课程,还是电视节目,我认为,内容是主,形式是辅,作为讲师或电视制作人,首先要考虑课程或节目引发正面、引发积极,引发思考,其次再考虑形式的独特性和冲击力。我很赞同,国家电影电视部之前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纠偏,剔除了“宁坐宝马哭,不坐自行车笑”等拜金言论。而作为深圳重磅推出的“别对我说谎”节目,是不是也需要相关部门站出来纠偏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