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普遍遇到的“瓶颈”。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张文献表示,对于初创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广东省中小企业局一直在努力推动解决。这次广东发展银行与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签订合作协议,就是致力于创新融资服务的一种有益探索。促进会将各个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服务需求尤其是融资需求信息整合起来,再与各地市发展银行对接,希望这种对接能有效帮助缓解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九成小企业资金靠自筹

数据显示,九成创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自筹资金,另有5%的创业企业资金来源于亲戚朋友借款,仅有3%的创业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借款贷款。这说明,创业企业的资金来源十分有限,只能依靠自筹资金,很难取得银行、风投等外部资金支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达六成的创业企业认为小企业创业基地没有提供投融资的服务。广东省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下称“课题组”)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当被问及“企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时,三成以上的创业企业将“缺乏资金”放在各项困难之首。缺乏资金导致创业企业面临重重困境: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无法拓展市场,提供销售收入;无法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实力。但是,创业企业由于没有足够固定资产的抵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而且风险投资也通常不愿意投资于种子时期的创业企业。|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5197|23在前述调研报告中,在被问及“最需要哪些外部资源或者服务”时,认为最需要“投融资服务”的企业占了五成以上。不少创业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允许创业企业使用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来获取银行贷款,或者设立财政引导资金,引导风险投资和民营资本来投资优秀的创业企业。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张文献指出,服务体系不完善是当前我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最突出的瓶颈。现有服务机构大多数是政府建立的产业园区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有些还停留在保安、保洁等日常公共事务几政务代理商,服务深度不够,尤其是创业基地融资难问题较突出,融资渠道单一,制约了创业基地的发展。基地创新:以活动对接项目课题组专家认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完善小企业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小企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在省中小企业局的指导下,按照平等合作、互惠互助的原则,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牵头,吸引省内的大型财团公司、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风险投资基金、信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一个开放式、多层次的小企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设立小企业创业引导基金、积极开展创业板上市辅导。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小企业创业基地在解决入驻企业融资问题时,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顺德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基地创办了“顺商论道”品牌论坛,以“活动对接”的形式举办融资洽谈会。在今年上半年已经与顺德农商行、顺德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在园区举行多场关于企业理财、融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对接会。为搭建“项目——资本——人才”对接的平台,顺德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基地于2009年开始运作《创业顺德》大型电视活动,经过风险投资机构对项目的深入了解和磋商谈判,其中两个项目最终得到落实,实际投资金额达5500万元,投资当年产生的税收预计超过200万元。总部设在深圳的中国科技开发院(下称“中开院”)孵化基地设立了规模为5000万元人民币的孵化基金,主要面向种子项目和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投资服务。同时还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入驻科技企业提供直接投资、融资担保、融资策划等服务。据中开院投资服务部部长张雷介绍,中开院以5000万元的孵化资金为先导、以各级政府创业引导基金为后援、以金融战略合作伙伴对孵化器在孵化企业的整体授信为支撑,构建“孵化器投融资支撑模块(服务平台)”,为破解资金瓶颈寻求最大乘数效应。中开院还通过逐步完善孵化基金投入、租金转股、服务换期权等投资参股方式,借助“持股孵化”和“持股加速”与在孵科技企业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互动共赢发展机制,依托持股科技企业的成长,带动开发院产权资本的快速增值,最终以“股权包”的倍数增长收益实现开发院的孵化与再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