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别总想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本极具传奇色彩的书,据说到目前为,该书在全球的销售超过8亿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不少军队和企业当成经典的培训书。很多企业和军队更是人手一册。  

  我也是在某企业的培训中接触到此书的,但随后便发现不知是该企业对本书认识有所偏差还是过分的信仰该书,在企业管理中产生了种种问题,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该书。  

  在讨论之前,我想我们应该先考虑两个问题:一、企业和员工到底什么关系,合作伙伴、雇主和雇员还是剥削与被关系?二、缘何亚文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一个问题也没有。  

  企业与员工是什么关系?  

  该书于二十世纪初期盛行,在当时雇主群体里极有市场。当年的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底下,产品高度相似,企业经营战略是以生产为中心。如何更好的提高产能和有效的压低成本,成为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保障。员工为了生存或更好的改善生存状态,如何减少资本家从自己身上榨取剩余价值,也是提高自身劳动收入的重要手段。雇主和员工两者的利益关系上是对立。当企业无法从员工身上员工获取剩余价值,就无法进行再生产,最终倒闭。  

  那时的管理科学的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过程中面对员工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资本家没有拥有更多的方法来解决,当他们看到“把信送给加西亚”后,想通过该事例有效的提高员工的主动积极性,于是不少企业便员工人手一册,来提高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想通过罗文的事迹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这也符合他们为在不增加劳动成本或只少量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来获取得更多的收入的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商品供大于求的时段来临了,不少企业开始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细分,再进行差异化营销来赢得市场份额,为商品增加更多的额外附加价值。如,百事公司七喜打出非可乐的牌子,在众多饮料竞争中存活了下来;IBM构筑品牌识别系统,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了蓝巨人的形象。  

  对雇员的盘剥来压低成本,不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唯一的,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奏效方法。该方法也会导致员工和雇对立,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熟练员工跳槽,甚至罢工发生的,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同时在激励的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避免同质化,开始差异化经营。企业要的不再是的简单劳动力,他们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更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稀缺,改变了企业和他们的合作关系。 |!---page split---| 在该期间一些学家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对企业经营现象,员工行为进行的深入的研究等等,发现管理好一个企业是有章可循的。如,一些学者对日本的企业进行观察,发现日本丰田企业的特有的文化,让员工有了归宿感对员工的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有效的激励能更好的发挥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岗位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能消除员工的职位疲劳等等。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别总想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这些学者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系统的阐述了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关系的一些方式方法。““现代营销之父”科特勒,指出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客户。现在不少企业也认识到不能把人力当成成本更应该把它当成一种资源,于是把人事部门转变为人力资源部。  

  罗文为什么提出任何疑问?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动地球。”这里除了要赞叹一下他的智慧外,我们对该话进行剖析,知道阿基米德翘动地球,除了所需要的力量外还一个是支点,和一根杠杆。如果把把支点和杠杆视为资源的话,阿基米德要翘动力量。同样的,亚文要把信送给也需要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还需要包括信息、向导,还有当地人的一些帮助。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罗文在接受到任务后没有问“加西方亚在哪里”等任何类似问题,便带上总统给的书信出发,后来经历了种种艰险和考验,最后终把信交给了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并带回了对古巴十分了解的三位军人。为了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章里重点突出了罗文在接受任务了,并没有去问“为什么我要去找”,和“加西亚在哪里,我要怎么才找到他”等等类似问题,就抱着目标一直往前走。但文章忽视了一个细节,上校在把任务交给罗文的时候,已经把所有的信息他们中情局所掌握的信息都告诉了他了。事实上,美军一直以来都很注重信息收集和利用,这也是他们迫切需要罗文前往古巴的原因。  

  反观前面提到的那企业,从员工入职培训开始员工就乱了套,公司没有统一的培训系统,新员工进入公司后不知道需要培训哪些内容,掌握哪些工作技能,要达到什么效果?  

  整个培训在无序和不知目的的情况下完成后参与工作。当新销售人员派往市场后,公司还是不能放下心让他们去开拓市场,而是让他们在办事处锻炼几个月,熟悉市场、公司的经营环境和销售政策等,而这些东西可以通用培训来完成。最终很多销售人员在还没摸公司的政策前就纷纷离职,在过去几年里,共招聘了近150名销售人员中,仅有一名留了选择继续为该企业效力。  

  显然该企业在强调了员工的主动性的同时,忽略了他们的成功不止需要他们主动工作,而还需要很多资源,如,他们需要了解行业概况,市场竞争优势等等。公司的信息资源本应主动提供给销售人员,而不是让员工主动向公司提问,甚至把员工直接抛向市场让他们自己去摸索。难道这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的本意吗?  

  当年,美国情报局局长阿瑟. 亚格纳上校把信交给罗文时,把他所有掌握的信息告诉他:“到了牙买加,有古巴联络处的人安排你出发,我们也不知道加西亚在哪里,后面的事情就靠你了”。还有提醒他所有证明他身份的物品都不能携带。并不是罗文不想了解更多,而是他知道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也只有这些。  

  你的企业是不是也在孜孜不倦寻找罗文?想过用什么方法让你的员工变成下一个罗文吗?。罗文的精神固然值得学习,但不能强求你的员工成为罗文,罗文是军人,他们是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81650.html

更多阅读

微信加粉的20个秘诀一 20岁长高的秘诀

微信加粉的20个秘诀(一)——简介微信如何加粉丝?微信如何推广?下面结合实践体会,给大家分享一个快速加当地粉丝的方法微信加粉的20个秘诀(一)——工具/原料微信苹果智能手机一部地理位置定位系统微信加粉的20个秘诀(一)——方法/步骤微信加

《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内容简介在现实社会中,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敬业、主动性,它们的关系究竟是否对立?事实却告诉我们,它们竟然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反映的是一个叫罗

读《致加西亚的一封信》有感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pdf

期待“罗文”精神——读《致加西亚的一封信》有感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似乎更加偏向对物质的亲密接触,很少有闲暇滞留于书本的阅读。当我偶然领读了100多年前出版的《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这本小书,倦怠的心灵有了一种莫名震

声明:《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别总想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为网友白衬衫配血嫁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