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总结过往成绩、展望来年前景的文章总是特别多,最近就看到颇有意思的两篇。一篇是以今年苹果iPad的市场大热为依据预测明年平板电脑市场将会出现井喷,另一篇则是有关市场数据统计的,结果和前一篇的乐观恰恰相反,据称iPad在国内的行货销量居然还不到25万台,甚至还没有国美的飞触平板电脑卖得好。看到这里,本人不禁也陷入了茫然,这平板电脑市场的前景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啊?iPad不是最成功的平板电脑吗?怎么在中国市场只卖出这样的成绩呢?
这种矛盾的关键在本人身边不少朋友身上也在上演着,还没买iPad的朋友们大多对平板电脑兴趣浓厚,但已经买了、用了一段时间的朋友中却有不少人正在失去兴趣:“携带还是不方便、上网价格有点贵、看书太重了”……诸如此类的论调本人最近时常听到,至于iPad推出时备受吹捧的随时随地上网和电子书功能也被人视为了“鸡肋”———“无线上网其实智能手机就能搞定,用不着找到带iPad啊!至于电子书,4000多元买个iPad就用来看书,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啊?” 这些论调决不能视为吹毛求疵,反而应当看作一种反思。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在全球市场正在掀起热潮没错,但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平板电脑在中国现阶段的市场具有同样的商业潜力。在本人看来,平板电脑在国内市场的大红大紫恐怕是要比海外市场慢上半拍的,起码说在明年将迎来井喷就很不现实。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国人对于电脑类产品的消费的需求仍然处在优先商务兼顾娱乐的状况,iPad类平板电脑产品的价格如果不能降到和国美飞触相近的水平,消费者从性价比上考虑还会较为倾向于笔记本电脑而非平板,何况目前上市的平板电脑的商务能力实在过于薄弱,娱乐性能在三四千元价位上也远远不能和同等价位的笔记本电脑相比,性价比劣势明显;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在上手难度上,平板电脑所采用的操作系统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都是全新的系统,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而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是对于目前有经济实力同时购买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的消费者来说,年纪偏大,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弱等问题将会延缓平板电脑市场销量井喷的时间,平板式买回来用的,不会用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个原因则是应用层面了,目前国内自主的针对平板电脑的应用仍然处在发展初期,游戏、娱乐应用对应的年轻人市场消费能力不足,消费能力强的商务人士在平板电脑上又找不到和他们工作生活结合度较高且易于上手的应用,尤其是本土化的应用,这种应用短板也会对平板电脑在中国市场的走红产生制肘。![平板出现白色条纹 叫嚣平板电脑将出现井喷是个笑话](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25504437902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