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餐厅基本都要有一个目标客户群,即所谓服务群体。在空间设计的时候往往也要考虑这方面的依据,做法没有错。但是多数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呢?看目前的行业设计现状可以知道,都是在研究目标消费群体喜欢什么,比如古典啊、时尚啊、性格啊什么什么的。如果定位在时尚白领阶层消费的话,环境也往往被设计成时尚的、小资的摸样。表面上看是对位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设计师和投资人会想想目标群体内心里需要什么。
吃饭的目的是什么暂且不说,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餐饮空间这个人们生活的第3空间是有它独特性质的,就是要吃饭。是和家里吃饭环境不同的环境。所谓“吃的是环境”这样的理论也就似乎成立了。但是吃的是什么环境呢?要是必须给出一个说法那可能就是所谓的品质了。按照世间说法,品质应该包括:档次、美观、舒适等等等,总结一下就是有面子。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些东西想要让别人知道,这些东西其实他们的面子。餐饮空间设计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让消费者满足了才好。这是其中一个所谓“环境说”的理论,还有一个就是个体的舒适。什么环境是舒适的?回答的会很多,恐怕没有一个定论。这要根据个人的日常环境所决定。这就是环境负荷问题。人的心情必定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人对接到环境信息的刺激程度。刺激过大和过小都不愉快。比如吵杂的大市场就会让人觉得烦躁,这就是刺激过大。而寂静无声的地方呆上一天也会开始烦躁,这就是刺激过小。可见刺激过大和不足都不是理想的环境,而最佳刺激应该是两者的中间值。这时候人们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我,包括进入这个环境的目的。比如来餐厅吃饭的目的。如果餐厅提供了中度刺激的话,无意就是良好的环境。这就表现出对两种刺激的修复。对于人来说,就是注意恢复理论。另外这样的刺激尺度还决定于人的日常环境和行为。比如:甲乙两人,甲的日常的生活环境是在商场等购物中心,乙是在工作单调并且极少和人打交道的地方。那么这两个人对于大市场和无声的地方所表现的刺激程度就不一样。乙会对嘈杂的大市场表示更喜爱。这就是环境刺激下的不同人感受。感受的形成则来自环境的负荷。如果是超负荷的环境,将会让人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使用)而枯竭耗尽,那么这个时候人的情绪将会变得烦躁,即使刺激终止之后,这种烦躁会仍然继续,从而转嫁到任何一个可以宣泄的方面。多数人都觉得城市人压力大,见识也多。应该有足够的环境刺激。但是现代的城市街道、建筑基本雷同,摩天大楼和现代的无窗建筑是在给城市人们做着重复、单调的刺激。这是一种封闭意识而不是所谓的现代开放。这是刺激不足的一种形式。城市是这样的刺激状态,也不能定性每个群体是什么样的刺激状态。通过上面的简要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设计一个舒适的餐饮空间,其实就是在设计一种刺激的强度。而在对目标客户群体的研究之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他们这个群体在日常行为生活环境中是属于那种刺激强度,然后再设计出一个能够恢复注意的刺激环境。这样才是适合于目标群体的环境,而绝不是目标客户或者是设计师、投资人对某某形式的喜好。片面的研究喜好,那就是单纯的跟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