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哈顿下东部地区,一座拥有100年历史的廉价公寓内,20位来自全美多家代理公司的创意总监、战略官、媒体策略顾问和客户专员聚集一堂。他们盯着空白的海报,为各自的事业、生活、未来中夹杂的绝望与恐惧而沉思。他们并不是没理由的担忧,毕竟他们做的是广告这一行。这座无足轻重的3层高砖块建筑坐落在唐人街边,由一所名为Hyper Island的学校管理。这所学校总部在瑞典,专门培育广告界渴求的数字奇才。2009年夏天,HyperIsland发现“有危机处必有生机”,因而在纽约开设分校。他们就像那些刚抵达这个大都会的新移民一样,胸怀大志,准备将麦迪逊大道中的居民领向21世纪。
![中国广告业未来发展 广告业的未来](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243633397114.jpeg)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广告业的实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代理公司发现,他们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梦想——在特定的时间向特定的人群传递特定的信息,但这同时也是噩梦,毕竟数字媒体不是单一的媒介。随着搜索、地理定位、iPad和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媒介的预算会更加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也会更分散。目前的情况是,有无数的方式可以连接消费者,同时吸引消费者却变得更加困难。大众营销时代的结束意味着懒散营销的终结。对于代理公司而言,意味着更复杂的工作和更小的预算。互联网的存在,将过去那种控制下的单向信息传播变为和数以百万计人的实时对话。这带给营销人的机会就是不再付钱传播信息,他们可以通过YouTube、Tweets等渠道免费利用媒体,但信息透明的另外一面,是营销人不再有机会修改和隐藏错误的信息。可以说为了生存,广告业在进行一场自己对自己的战争。趋同化且大而全的公司模式只会带来行业的恶性竞争,只有精通某个领域的小公司才能活下来。也许未来广告业的生态会是这样的:一些行业的明星成立自己的公司,大公司也会存在,但是在大公司的周围会出现新的创业模式、独立人才。行业的规模将会缩小为目前的一部分,而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则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