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背景:Apple 设计研制营销产品包括,iPod 和 iTunes、Mac 便携式及桌上型电脑、OS X 操作系统以及革命性的 iPhone 和 iPad。
净利润为60亿美元,令中国企业汗颜!
苹果,2011第一财季,营收为267.4亿美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为60亿美元(超过微软净利润54亿美元),同比上升78%。苹果(中国),2011年第一财季的业务营收为26亿美元,同比增长4倍,已经接近去年全年(30亿美元)。
苹果,一个季度,净利润为60亿美元,令世界所有企业惊叹!乔布斯笑了,笑的很灿烂。
苹果,一个季度,营收为267.4亿美元,令中国所有企业汗颜!相比之下,中国华为、海尔、联想、美的等这些“千亿俱乐部”企业,神马都是浮云!
iPhone4:孤独求败,笑傲江湖!
技术创新,Apple和Google手机成功、后来居士。
2011年第一财季,其中iPhone售出1624万台,同比增长86%;新产品iPad售出733万台。苹果iPhone4革命性智能手机,同样令诺基亚、三星、HTC、黑莓BlackBerry、LG、摩托罗拉等这些世界手机巨头羡慕嫉妒恨,迷恋崇拜爱!而对于中国品牌手机TOP10任何一家,都只有“撞墙、跳楼”与“吞口水”的份。
苹果iPhone4无与伦比的人气和全球市场的疯狂的销售成绩,都让这款手机无愧于作为苹果史上最成功的产品的荣誉,尤其是产品价格高高在上却依然供不应求的销售状况,而让该机的销量冠军的地位无人能够取代——2010年中国10大智能手机销量排行中位居第二的诺基亚N8,其功能、操作便利性与iPhone4还是差的好远、好远。苹果iPhone4可谓“孤独求败,笑傲江湖”!
中国国产手机,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好采用“拿来主义”——向国外厂商交纳高昂的“核心技术”费用,同时只会、只能进行“价格战”,自然无法与世界手机巨头一决高下。
事实上,中国的电子、IT、汽车、日化等等许多行业,均是技术创新的“侏儒”,均处于“6+1”产业链的1(加工制造)。所以,无法在“家门口”与世界品牌相庭抗衡,无法在世界开疆拓土,即使有的企业走出国门,也在“国际化”的进程中碰的头破血流;而在创造利润这个方面,中国90%以上企业一直是“短板”,是困惑是痛楚。特别是当“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来袭,及市场竞争过度时,这个“短板”与这种困惑、痛楚更加明显。 |!---page split---|
像“苹果”一样去创新、盈利
Apple和Google手机异军突起、后来居士背后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手机操作系统的智能创新;另一个是应用商店有数万种应用软件,让人们真正体验到手机随时随地上网、休闲娱乐、拍摄编辑等轻松乐活,这是GPRS和WAP所无法比拟的感受。
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个“后进者”或“跨界者”(Apple和Google手机),要挑战市场领导者或已经“瓜分”的市场,通常有两大有效策略:一是改变、创新“商业模式”;二是进行技术创新,打乱固有市场、固有产品、固有盈利模式,如苹果iPhone4打乱手机固有印象与运用,主动掌握市场话语权。
苹果iPhone4“插队”策略,是基于“产品+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创造,这使我想到中国日化行业“牙膏”的两个药企品牌,一个是“云南白药”,一个是“闪亮牙洁素”,它们提出、传播的“非传统牙膏”差异化概念,都与苹果iPhone4“插队”策略一致,它们均想打乱由高露洁、佳洁士建立的牙膏固有市场、固有产品、固有盈利模式。可惜的是“闪亮牙洁素”由于技术支持问题及“越位”而败走麦城,而“云南白药”由于有国家保密配方而迅猛壮大,并且赚的“盆满钵满”,成为经典营销案例,成为营销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苹果的伟大,在于“产品+服务”双向驱动模式的成功,这与微软、Google手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模式最终的结果是苹果可以不仅依靠iPhone、iPad的销售获得接近200%的高毛利,同时还在依靠APP store的销售获利,而且“软件服务”的获利是持久的。作为中国技术创新的“标杆”——华为的技术创新、盈利模式,同样也是“产品+服务”的模式。同样值得中国的电子、IT、汽车、日化等等许多行业学习、借鉴。
苹果iPhone4 “前端产品”的创新、创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技术、研发的创新、创造,二是“工业设计”的创新、创造(“工业设计”成就了欧美、日韩的工业经济)。而这两创新、创造中,前一个只有非常少的中国企业在践行(如华为);后一个则是少的可怜的企业在做(如美的、海尔、联想),许多企业根本没有“工业设计”的思想与意识。苹果iPhone4及苹果其他产品,乃至网络上流传的苹果跨界“iMove”汽车,其“工业设计”的创新、创造水平,均让世界消费者折服、赞叹不已。
有人将苹果iPhone4“前端产品”比喻为“火车头”,我认为是再恰当不过,一个企业或一个品牌,如果连“产品”都做不好,其他什么免谈,怎么也不会有“服务”这个“后端产品”。
所以,苹果iPhone4这个“前端产品”即使卖到一部5000-6000元这个贪婪的价格(暴利),但全世界消费者依然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这足以说明“工业设计”的魅力。而“软件服务”这个“后端产品”,则更是让消费者上了这个“贼船”而不能够轻易下来。
借力、联合创新,中国企业的出路!
像苹果一样去创新、盈利,是中国乃至世界许多企业期望的,但是,许许多多企业没有建立苹果公司那样的“创新文化”,没有苹果公司那样愿意进行大量的投资进行创新,没有建立起苹果公司那样的“创新团队”,没有苹果公司“乔布斯”那样专注创新、将新产品创新放在首位的CEO领袖……
所以,中国企业无法“克隆”苹果颠覆性创造、创新,只有采用借力、联合创新,才是中国企业的出路!华为,中国技术创新的“标杆”,在技术创新、盈利模式上,就是借力、联合创新的典范:华为的技术创新大都是站立在“伟人的肩膀”之上,一方面是,“通过合理付费的交叉许可,创造和谐的商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积极地积累自己的专利池,获得越来越多的筹码,并持之以恒地每年以超过销售额10%的比例进行研发投入,以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企业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敏于“借势”,善于“借力”。 借力、联合国家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国际企业,共建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日本电子、汽车行业非常重视、实施企业“竞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商业模式”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像苹果一样去创新、盈利。技术给力、设计给力、模式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