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通广播同步播出《文明交通在行动》特别节目的启示
同一时间、同一声音,2010年12月2号上午9点,由FM101.1江苏交通广播网主创,全省各地交通电台、交巡警支队共同参与制作的《畅行中国——文明交通在行动》启动仪式特别节目在交广网演播厅成功推出,全省13家市级交通广播电台首度携手同步播出。此次行动,由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公安厅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交广网主持人与各地交通台主持人通过采访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共话文明交通,联合发出《文明出行自律倡议书》,鼓励广大交通参与者由“要我文明出行”变为“我要文明出行”,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江苏城市频道、省内主要报媒等纷纷关注报道。
为了扩大活动影响,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交广网还将在省交巡警总队的支持下,与全省各地交通台联合开展《畅行江苏—文明交通在行动》环省行活动、并将共同制作推出《畅行中国文明交通在行动》专栏节目,进行全省展播,期望以此唤起广大交通参与者对于文明交通的积极关注和参与,共创和谐交通环境。江苏交广网以省台气魄和手笔,精心策划组织此次活动,是一次与各市交通台的竞合创举,史无前例。
回顾此次“文明交通在行动”活动实施过程,有几点值得总结。
第一, 媒体之间的联合将发挥最大的宣传功效。省级交通台牵头,各地市交通台积极参与,共同促成直播活动,开车听江苏,所有开车人都将接收到交通广播传播的同一内容,扩大了活动影响,更为以后类似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电视媒体和报纸的介入,使得活动有了更大的宣传、推广平台。
第二,区域电台之间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广播覆盖受到制约,区域电台影响力有限,可以在联合上做文章。“文明交通在行动”直接指向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出行意识,这也是交通广播致力推动的,是一种无“区域意识形态”的公益行为,2009年“穿越长三角——绿色出行看世博”联合行动也在此列。而在公益事件之外,掺杂利益诉求的项目也有可行性,共同做大市场,累积效益,合作共赢,这都-爱华网-是彼此期盼的。
第三,电台之间的竞合关系。往往在谈及省台和市台之间关系的时候,讨论更多的是竞争与排斥,如何在覆盖上超越对手,获得先发优势;如何在收听率市场上战胜对手,获得听众优势;如何通过组织活动超越对手的影响力,最大化自身的占有率……这一系列理念和举措的出台,都打上了深深的偏狭的烙印,是一种不健康的竞争理念。没有对手的市场是悲哀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对手太弱容易滋生惰性使得发展受制约,沙丁鱼还会缺氧而死,激发“鲇鱼效应”能够带来更好的前景。只有在和强势对手的竞争中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快速的发展。换个思维,在竞争之外,双方的合作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联合可以实现单方无法达成的效果,可以放大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副总裁任桐在谈到江苏电台和南京电台关系时就认为,在同一天空下,这是一对友好的竞争对手。“竞争是很自然的,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南京广电集团广播节目管理策划部主任杨叶青也表示,竞争不是坏事,是好事。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对手的存在,就会丧失紧迫感;有了对手,会发现和寻找新的市场。他说,其实除了竞争之外,两个台可以合作做一些事情。
第四,电台之间联合的可行性途径。从竞争到竞合,被视为媒体新时代的“囧途”,合作什么项目?做些什么事情?这似乎并不是个问题,关键是虚怀若谷善意应对与接纳。双方其实都有合作意愿,也有合作诉求,捅破窗户纸,就是放低身段谁先伸出手来的问题。单就交通台而言,主要受众对象还是开车人,针对开车人的各种宣传与活动都是很好的合作契口。此次“文明交通在行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大家导向一致,目标一致,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最大的影响力。杨叶青说,2014年将在南京举行的青奥会,省市台肯定都要做直播,在直播前能不能共同商量制定一个计划呢?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同一个项目两家同时转播的情况。“那样,重复直播,就太浪费了。”还有隧道覆盖、文化演出活动等[1],大众关注的,其实都可以成为媒体牵手的良机。
第五,从电台合作到跨媒体合作,路有多长?广播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易逝性,如何最大化传播效果,充分燃烧资源?在频率之外,要拓展新的途径,如纸媒、网媒等。纵览各门户网站新闻编辑的特点不难发现,除了中国广播网的内容被采编之外,鲜有省市级广播媒体衍生的网络资源被采用,而区域报纸却是门户网站的重要合作伙伴,新闻被广为转载,有效放大了宣传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广播需要和报纸结成良性合作关系,互为宣传出口,扩大对受众的影响。江苏新闻广播和江苏城市频道有着较好的新闻合作关系,但是广播和纸媒还是限于广告资源的互换,这在其他省市也同样存在。
第六,前途不“囧”,广播人负重前行。中国式的媒体“托拉斯”可能性极小,基于共同诉求的“邦联式”联合与合作大有可为。在一些常规新闻整合基础上,广播,尤其是交通广播,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耽于文字和会议。
[1] 2011年1月23日,《现代快报》载文“南京‘空战’”(倪宁宁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