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出自《论语·泰伯》的话。意思是告诫人们如果不在那个位置,就不做与此位置有关的事。千百年来,人们对此话褒贬不一,赞称有之,反对的也有很多。反对者认为,这是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观念同出一辙,孔子是让人们持看客心态。也有人说孔子是肯定和鼓励“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是孔子思想消极的部分,应给予批判。但是不禁要问,讲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子怎么能让人这么消极被动和麻木不仁呢?这与他的入世思想不是有所背离吗?其实持这些反对意见的人,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爱维龙媒认为,孔子此言,本是孔子针对政事而言的,它是在讲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权利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人不在其位,也就没有相对于其位拥有的权利。所以也根本承担不了相应的责任。也就不可能谋这个位置的事,即使谋也谋不好。大千社会、茫茫人海,每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同,就是在同一行当,也有岗位和角色的不同,由于岗位和角色不同,人的观点与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其对应的权利与责任也就不尽相同。观察一个事物的出发点和对事物认知的高度就会不同。这就要求固定的角色与位置必须有相应的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责任,这样每个个体才能准确恰当的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定位不正确,就会出现盲目的越位和替别人代劳的现象。从而造成管理的无序。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告诉世人要给自己在社会和组织中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这样社会和组织才能有序发展。对于企业这个组织而言,处理好“位”与“政”的关系尤为重要。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只有不同岗位的员工认清自己的岗位责任,“在其位而谋好其政”,圆满的完成好本职工作,企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董事长干总经理的事情,总经理干部门经理的事,而员工却整天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爱华网-那么这个公司怎么能发展。纵观成功的企业,都是岗位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管理无越界的管理典范。其实都是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实践者。(其他有关孔子类似观点,可以参见段俊平先生《三人行必有我师与管理哲学》)
当然也要辨证的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绝对的要求人们对别人管的事不闻不问。正确理解“不谋其政”的真实意义也很重要。“不谋其政”是不能超越于自身权利而履行职责,它并不是不讲求互帮互助,也并不是不讲求团队精神。相反,“不谋其政”恰恰是一个团队团结的必要保障。也是和谐工作的前提。只有不越界,才能更好的进行协作管理。只要把每个人的每个环节做好做精,由整个环节组成的管理自然就会实现精细化、科学化、有序化。
孔子这里讲的“位”也是相对的概念,它相对于群体时,它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既要保持个人的独立而又要有群体的相互协作。爱维龙媒人认为,“位”相对于个体而言,它具有独特性、专业性特征,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精做专做好。
段章取易,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具有很深刻的哲学理念。它告诉人们一定要给自己作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每个人要立足本职,不做与自己权利不匹配的事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扎实,不要本末倒置。笔者(段俊平)认为,如果一个组织每个本位上的“政”疏于打理,这个组织肯定会出现管理混乱、运行无序的状况。这个组织管理就会出现大问题。用辨证的眼光而分析理解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无疑对我们的企业管理而言,是一个很有裨益的见解和论述。只有认真践行好这句话所描述的哲学实质内涵,对一个企业家管理好企业有着很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