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魔鬼营销》
商场里的营销诡计
北京曾流传四大傻的说法:购物到燕莎、请客点龙虾、XX讲真话,小姐带回家。购物去燕莎为人所诟,盖因当年燕莎云集世界名牌名品,东西特别贵。今天的燕莎虽然昂贵依旧,但其中的品牌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富丽堂皇的装修掩藏着不为人知的品牌真相。
在燕莎友谊商城的二楼男装区,一件衫衬或T恤动辄上千元,产地不是意大利就是法国,各个品牌店的门头几乎都只有简单的几个英文,经过专业培训的导购,向前来购物的顾客介绍品牌时,只会介绍品牌的英文名字,自称是意大利或其他时尚产业发达国家的牌子,不管顾客是否听得懂,是否记得住,而绝口不提自己品牌的中文名字。这其中不乏真正的国际品牌,如ARMANI、BOSS等,有些品牌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中文名字。
然而,在燕莎,有些本土男装品牌也在钻空子。来自广东的某些男装品牌,号称意大利服装设计师将意大利经典的着装风格与时尚元素融入服装中,在燕莎,俨然意大利品牌。
这类品牌在燕莎不在少数,但都可以这样形容:第一,洋得纯粹,不管是名称、产品、陈列、广告海报、宣传单页还是导购讲解,洋味十足,无懈可击;第二,贵得离奇,其价格直追国际大牌。有一个办法可以揭穿其品牌的血统真相。只要登陆企业网站,虽然有中文版与英文版(有些还有专门的意大利语版),就会发现一些品牌只有中国才有售,难道意大利的品牌在意大利没有卖,只到中国销售吗?而许多虚拟洋品牌的网站名字就是广州某某有限公司,更为穿帮的是其网址后缀即为.cn。如果你去掉.cn,出现的网页不是打不开,就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爪哇国”网站,甚至可能直接进入X级网站,百密一疏露了马脚,贻笑大方。
燕莎三楼女装则比男装坦诚得多,约有三分之一的女装品牌在店头标有英文名字与中文名字。比如深圳的牌子简爱诺,英文名JAN AI NO,此类品牌一眼便知,并非国外牌子,没有国外品牌会取这样的英文名字;“S.N.BOUQUET”(爱神)则是由香港亿泰集团引进中国大陆地区的意大利女士时尚休闲时装品牌。走进“白领”品牌,虽然店头仅仅写了WHITE COLLAR,并没有标示中文名字“白领”,但终端导购人员却以“欢迎光临白领”来迎接顾客,整个终端传递出来的自信并不亚于不远处的PORTS与ARMANI女装。
在内衣区,最惹眼的要数LA CLOVER,主打奢华、性感,采用意大利面料,引进意大利设计理念。作为北京爱慕旗下的高端品牌,不管是商品还是客流量,LA CLOVER的风头均已盖过同在内衣区的纯正法国内衣品牌。在终端,导购毫不避讳、大方地向顾客介绍LA CLOVER与爱慕品牌的亲密关系,毕竟,爱慕是中国内衣市场的强势品牌,而在国际内衣品牌(特别是与中国人体型差异较大的欧美品牌)前光顾的仅是为数不多的外国女同胞。
有人说,虚拟洋品牌的出现,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理,也是部分企业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方式。法国、意大利是服装之都,是多数虚拟洋品牌的注册之地,也有些就近在香港注册,加上一个洋气的名字,便能在终端成功迷惑大多数消费者,傻傻地掏大钱给他们。
正如所谓“世界是平的”这种论调是西方强国为第三世界国家所下的危险圈套一样,洋品牌让消费者产生“品牌还是外国的好”这种意识是欧美企业蚕食第三世界国家更多资源的麻醉药!是位于产业链优势位置的企业剥削产业链前端利益的安抚剂!是让全世界制造业安守本分地出卖初级劳动力的催眠术!燕莎的实景让我们欣喜的看到本土企业家们已具备了品牌意识,这是中国品牌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但中国企业家们更需要找到适合自己品牌成长的加速器,在“不平的世界里”通过品牌与营销升位来探寻自己的前途与命运。这才是中国品牌崛起于世界的充分必要条件。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国还是一块品牌可以快速成长的处女地,中国企业家还需要一颗打造长久品牌的坚定之心与自信之心,如此才能为中国品牌的成长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起舞的国际化舞台。
故此,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品牌能够以LA CLOVER与“白领”为榜样,不用隐瞒出身扮“虚拟洋品牌”,用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出色的产品征服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