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春晚营销观察
一年一度的春晚终于在人们的期待、品味和失望中落幕了,留给人们的依然是空乏、老套和媚俗。哗众取宠、讨好式的演出风格和只追求时尚与流行而忽略了高雅格调的春晚,留给中国人的只能是笑声中的遗忘、回味中的索然和沉思中的无奈。
作为中国人除夕年夜饭的春晚,临近年关就已万众期待,央视从上一次春晚结束就酝酿着下一年的春晚,可谓煞费心机,可到头来还是乏善可陈,涛声依旧。究其原因,这与中国文化现状不无关系。当代中国,人们以追求物质生活为主基调,精神生活单调匮乏,在各种生活压力下,人们片面追求简单无厘头式的快餐文化。无论它高雅或是低俗,轻松调侃就好。网络的普及恰好推波助澜了这一现象。频频热传的网络词语,以一种对人生对社会无所谓的散漫方式迅速流传,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人们饱经生活压力而寻求最无奈地宣泄内心郁结的方式。搞笑之余,爱维龙媒人不禁要问,难道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只剩下“神马都是浮云”这些让中国传统文人一头雾水的无厘头词语了吗?
2010年几乎成了民国年,各种以民国为题材的影视剧、纪录片和传纪文学充斥于平面和影视媒体。究其原因,一来是为庆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作准备,二来则是人们在褒贬旧时代的同时,还是有恋旧的情愫在。民国时期虽然国破山河乱,但国民身上从没有消失的那种中国人的文化气质着实吸引人。民国能出现胡适、梁漱冥、陈寅恪等文化学范,能出现徐志摩式的浪漫爱情,能出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静美,能出现鲁迅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的呐喊,更能出现田汉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慷慨激昂与高亢悲壮。到现在让人回忆起来都还是绕梁三日,韵味十足。这些民国气象为什么不象如今的春晚,刚一落幕竟回想不起其中的内容。原因很简单,流行的并不一定能永恒,媚俗的只是迎合一时的口味,经典才会成为传家的美味。每年的春晚之所以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其格调没有文化特有的气质,思想没有完整的脉络,节目没有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造成的,这是时下的的中国文化现状的产物。一味地讨好、流俗的快餐文化氛围是培养不出大师和经典的!
早年的春晚,人们记住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和李谷一的《难忘今宵》,一曲《常回家看看》至今仍在传唱,这些之所以能被流传,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怀有关。唐诗宋词被追捧传诵了千年;古人理想中渔樵耕读的场景,仍是现代人所向往的浪漫生活。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永远不乏对高雅品位和浪漫人生孜孜以求的性格特质。而这种特质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真的渴求。
已经过去三年的奥运会开幕式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中国的琴棋书画,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汉字之美,郑和下西洋的浩浩荡荡,中国的传统魅力,中国的现代创意,这一台充满了文化科技艺术和创意的大餐不仅凝练地表现了几千年中国优秀文化的印记,也在今后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好的文化作品是雅俗共赏的,是中西合璧的,是通古知今的!而不是所谓以我们-爱华网-要照顾大多数老百姓的审美需求为理由,一次又一次地用鸡肋来蹂躏我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的向世界误导作为迅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国民是如此地浅薄低俗!当年看了奥运会开幕式让我们在享受视觉和精神大餐的同时更暗自得意“中国五千年文明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确实是大有人才”,深以为是中国人而骄傲!也让世界瞪圆双眼惊讶于中国的美和中国的力!可一年又一年的春晚让我们不禁哀叹我们的主流艺术家、主流媒体是昙花一现还是江郎才尽?我们何时才能再现我们中国人过去现在和未来应有的品位与气质?
作为春晚,它不仅仅是一个文艺晚会,更是中国人过年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更是要传播中国文化的共识和主旋律。
如果春晚的编导能抛开所谓的流行,所谓的搞笑,而从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上下功夫。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春晚。春晚的风格其实与中国文化现状息息相关。在缺乏文化特质的社会里,已成为中国人的过年的年宴饭的春晚,不要象有些节目一样流于俗套,纯为娱乐而娱乐。要承担起引领文化的主流责任,在给国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要给国人一个文化的盛宴。上一些诸如传播国学,解析传统,构建文化共知节目。
笔者(段俊平)认为,春晚要做到雅俗共赏,不落俗套。既能给人以欢乐,又能给人以文化享受是很难的。这不仅要打破旧春晚的老套路、老模式,还要创造性的推陈出新。要下功夫深挖来自民间的优秀作品,做好雅与俗的平衡。
“开场群舞、中间小品、魔术、结尾难忘今宵。小品全都是搞笑、调侃,面孔永远是本山、冯巩和姜昆”。但愿这个节目单不会成为中国人年宴饭的固定菜谱。
春晚要改革、要推陈出新,既要有下里巴人的流行、更要有代表文化主流的阳春白雪。这样的春晚才不会成为鸡肋,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