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读到一篇关于美国消费市场与消费者变化的文章,很有启发,联系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觉得有必要与广大经营者交流,目的是让我们能在新的国际社会与经济环境下早做好准备。研究消费市场,不能不研究消费者心理特别是消费心理。
如在美国通过有关调查表明(2009),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目前美国消费者消费习惯和行为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消费。非买不可的才买,如食物、汽油等生活必需品,能少买的就不多买,同时物品使用和保存的时间明显延长,减少了奢侈品消费。二是更加关心价格。目前美国消费者更加具有不打折就不轻易掏腰包的特点,金融危机后,美国消费者更关注降价和打折促销活动,商家发出的打折券和优惠券的使用率明显增高。三是降低档次。消费者普遍自动到低一档次的商店购物;放弃原来对品牌的喜爱,改用较低档次的品牌或购买更多的商店自有品牌。
金融危机过后,人们惊讶的发现现在年轻的这代美国人彻底打破了“一代比一代富有”的梦想,如今美国这一代是“儿子不如老子挣钱多”,主要表现在男性身上。而越来越多的女性参加工作且女儿比母亲挣钱多。这一现象与目前我国的情况极为相似。
美国的“Y一代”相当于我国的80后、90后,他们的许多消费行为较之他们的父母简直就是外星人,他们喜爱的东西和购物的方式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网络、短信和YouTube、Facebook、MySpace以及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站。他们不再热衷于逛商店,更对报纸这样落伍的东西不屑一顾。但这群表面看起来独来独往的人其实更容易受周边人的影响, 2009年的一个调-爱华网-查表明,在美国的“Y世代”大学生中,97%的人拥有电脑,94%的人拥有手机,56%的人拥有MP3。如今商家针对这一代群体的消费需求调查、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已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上述的变化也将导致消费态度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变化可以概括为五个“I”:一机(手机)在手,便知商家大事(Informed);废话少说,即兴消费(Intuitive);参与意识和话语权(Involved);互动(Interactive);个性化,表达自我(Inpidualized)。
对照我国的80后、90后一代虽与美国同时代的人有许多不同,但在消费行为上与美国的情况有不少相同之处,如他们都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化或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他们崇尚个性彰显,特别是敢于标榜自我,他们渴望成名,尽早出名。这是上一代人不敢想象的。记住:作为商家或营销人就要深入研究商品在80后、90后的消费心智中代表什么,能满足他们什么需要和利益。特别是品牌形象要不断出新,他们父辈喜欢的儿子不一定喜欢,现在不少企业还在维持原有品牌理念的做法只能是一厢情愿。80后、90后一你更喜欢跟风走,明星对他们的影响大于广告。他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喜欢在网上购物与团购。这可能是80后,特别是90后区别于他们上一代消费者的一个明显特征。可口可乐在美国设立了一个职位,类似“80后、90后的生活总监”,这些人整天与80后、90后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文化,喜好,各种媒体运用,然后把可乐要配合、带领的都做好,有些卧底营销的味道,其营销业绩肯定比闭门造车好得多。
我国的80后、90后这种独特的消费心理对厂家和商家们也许有所启示。如他们买了某个东西,只要感觉高兴就觉得这东西买得值,哪怕它用处不大。80后、90后有时对产品质量上乘并非有所心动,只有在合适的机会抓住他们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感动了,喜欢了,紧接着也就掏钱了。这也许就是在中国体验式营销效果有时比美国还好的原因吧。在国内做营销一定要学会要与80后、90后沟通,要够“酷”,够“爽”,够“潮”。
与80后相比,90后一代更加以自我为中心,90后心中的“好”与“不好”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他们对商品的感性认识要远远超过理性认识,要想获得90后的好感,不用让他们“感动”,而要给他们“激动”。90后更注重消费时能够体验到“非常”“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他们参与,
80后,特别是90后一代更喜欢网络与娱乐结合的营销模式,他们对传统广告有天生的“免疫力”。要通过传统的广告形式打动80后、90后现在看来是不容易的。他们对传统媒体并不感兴趣,有的已基本不看电视,而相反,趣味性的、体验式的、互动性的网络营销活动更能打他们,激发他们的购买欲。
针对80后、90后一代营销方式一定要应消费者特点而变,网络营销也许就是最适合80后90后一代的。因为今天他们这一代若没有网络、手机是无法想象的。他们获取商品信息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传统的广告可能已打不中他们。因此商家要学会借助各种网络工具、游戏等强化与80后、90后消费者的沟通或热点话题的营造。难怪微软最新的办公软件中一定有游戏,因为用户绝大多数是80后,特别是90后一代,对此我们的经营者又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