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华下架卡夫、康师傅断供家乐福、益力多断供沃尔玛等零供矛盾近期一度频发,让零售商与供应商本已缓和的矛盾又在瞬间引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如何解决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博弈?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填3月4日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召开的流通行业全国人大代表、委员座谈会上指出,关键还得修改和重构流通市场的游戏规则,制定零、供协商定价制度。 王填指出,其实零售商早已不收进场费,他和很多同行交流时,同行们均表示已经不收取进场费这项费用,零售商收取的正常的劳务和服务费用,“如果谁还在收进场费,那就应该立即查处。”他说:“凡是有点法律常识的零售商,应该都不再收取进场费。谁还收进场费,我支持将其口诛笔伐。 供应商利润远高于零售商

事实上,在规范零供关系方面,商务部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两个规定,一是《关于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二是《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此外,商务部还会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建立零售商、供应商的投诉应诉协调仲裁机制,应对零供商矛盾。对此,国内许多专家也先后做了不少分析和表态。 王填认为,在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中,到底是“店大欺客”,还是客强欺店?归根到底还是市场博弈中的“定价权”之争。17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发达国家经济的权利正在迅速地从制造商转移到分销商和零售商。”中国现状也理应如是。然而,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目前到底谁更强势?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61499 |/darticle3/list.asp?id=161499 | 6 他拿出24家上市公司2009年净利润率情况对比指出,11家零售企业2009年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3.15%,而13家供应企业2009年的平均净利润率则高达18.96%;很显然,同样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的企业,供应商获利颇丰,而零售商的经营盈利则可以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骨头上削肉吃。由此可见,在市场的博弈之中,零售企业并不是所谓的“食利型企业”,商家是市场博弈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 必须重构市场规则 因此,王填表示,要建立和谐的零供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实惠便捷的商品和服务,协调好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对待和处理这一问题。 针对目前零供获利差异较大而导致的零售业在零供关系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王填建议,国家应当从法律、政策、制度的高度出发,由国家商务部牵头,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财政部等部委共同参加,重构市场交易规则。 但现在的问题是,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同只是一个单纯的购销商品合同,而其实,零售商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服务,这部分也是有价值的,而现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作产生的所有费用,都是通过一个购销合同来体现。 因此,他举例说,假设供应商在卖场里销售了10万元的商品,但是只收回9万元,外界认为零售商扣除了不合理的费用。在这方面,零售商其实也是很委屈的,因为零售商与供应商谈好的购销差价扣点是固定的,然而,零售商给供应商提供的堆头促销、突出陈列等等,都含在这里边,而被外界忽略。所以,王填认为,今后零售商与供应商应该在合作时签订两份合同,即购销合同和劳务与服务合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双方的平等性。 针对目前有供应商质疑零售商会在提供促销或其他服务时存在强行摊派的行为,王填也毫不避讳地指出,这也是重构市场交易规则,从法律上既要界定零供双方的购销和服务价值,也要对“强买强卖”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予以坚决打击。 而了解,商务部日前委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10多家大中小型各类零售商、供应商进行沟通调查,并于去年底将一份名为《零售商、供应商商品购销合同规范》的解决方案提交到了商务部。王填表示,对零供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国家有关部门在解决问题时,仅靠《零售商、供应商商品购销合同规范》这样一个“合同规范”或者几个规范性文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牵涉到整个行业交易规则的变更,应当从“重构市场交易规则”的高度出发,综合考虑零售商和生产商(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重新制定利益分配的游戏规则。严格地把厂家商品价格及商家所提供的劳务服务从法律层面区分,才可能真正地降低商品成本和商品价格,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