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茅台全线出击出厂价平均上调20%,此前茅台已经数十次的将价格调整,其频率之高,串升速度之快超过中国房地产。由此中国白酒奢侈化这个在2010年最为炙手可热的词汇,不但没有随着新纪年的到来安分下来,而是注定在新的一年如同网络红人小月月一样成为最吸引行业眼球的事件。
茅台拉动的奢侈品爬杆赛
有限的产能(产品供应,年产2万吨),连续八年平均40%的年净利润增长率,茅台拉动的整个白酒行业心驰神摇。
中国白酒行业的兴盛与中国白酒的涨价不可分割。因此,茅台带领着中国大大小小的的酒厂展开着一场别开生面的价格爬竿运动。20年前1瓶8元的茅台到今天价格已经翻倍到1300余元,几元一瓶的五粮液翻筋斗式跳到700多元(52度水晶瓶),紧随其后的是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白酒品牌,争相恐后的价格狂升,汾酒、西凤、古井贡无一例外,这个过程一下子延续了20多年,一路狂奔姿态自今难以停息。
中国一线白酒价格渐脱离普通消费者、贵族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到2010年,中国白酒奢侈化的痕迹更是暴露无疑。
先是1959年产茅台25万元拍卖成功,随后古井贡以66万元天价被游资收入囊中;紧接迩来一瓶高擎60年原浆大旗的汾酒以209万元的天价让人瞠目结舌!
奢侈品有其特定的价格标杆,依靠游资的追捧似乎不能证明中国白酒的奢侈时代已经来临,但有一个秘密大家一定有人知晓,在茅台的一个重要区间,并不是市场上常见的百元、千元茅台,而是万元级茅台,虽然这个地带略显灰色,但是这个消费群体对茅台的追捧却没有价格底线,他却拔高了茅台的品牌指数,带动了次级消费人群的消费欲望。
因此,茅台涨价时必然,未来无论是明处还是暗处,茅台依然会不断刷新白酒价格大赛的奥运记录,万元,数万元,数十万元——永无顶点的价格高杆,只能用一句话来说——中国出了个奢侈品。
而且在当代的一些带有灰色调的特殊消费人群里,流行着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非茅台不喝,非茅台不足以体现身份,送礼就送茅台酒。这似乎从根源上拉动了茅台向奢侈品的方向滑去。
白酒奢侈化,冲动多于冷静
贪婪无底的消费需求,更能助长茅台涨价的底气,加之茅台国酒身份的不断被强化,让茅台在价格高杆上的表演更加有恃无恐,因为,茅台在不需要大规模做广告,不需要更多的渠道费用下,保持了白酒行业的最大的利润率,而且引来巨大的新闻效应。这样的示范效应-爱华网-,除了让更多的酒厂掌门恍然大悟:中国人永远是买涨不买跌,不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无疑是自绝于消费者。这种观念一旦得以强化,便会在无数酒厂的掌门人的脑袋里开始发芽,膨胀——打造中国白酒的奢侈品,呼之欲出。
2005年,水井坊率先以“高尚生活元素”的概念,将自己定位于高端奢侈行列; 2年后,四川文君酒就与法国轩尼诗合作以奢侈品的姿态进军高端奢侈品市场;紧随其后郎酒集团也宣布以30年红运郎和50年青云郎为主流进行奢侈化运作。2009年。古井贡宣布将国窖1573作为为奢侈品打造;紧随其后,汾酒、西凤均提出进军高端奢侈酒的意向,中国一、二线白酒品牌的高端化、奢侈化大幕就此大张旗鼓拉开。
一、二线品牌的高端化以及奢侈化如果理解成对品牌的自信的话,那紧随其后的一些地处区域,市场狭窄的三、四线酒厂也大张旗鼓的提出做奢侈酒说法,则有些让人啼笑皆非:2009年6月仰韶在向G20峰会赠送了一批“国陶”酒后,就有媒体传出仰韶进军奢侈品的新闻,2010年4月,本省市场尚且难以立足的白水杜康也宣称做奢侈品市场,随后一些业外资本以OEM的形式风风火火紧随其后,与国内众多二、三线白酒品牌合作,开发千元以上产品,并以小众团购为切入点,大肆宣扬做奢侈酒概念,自此白酒奢侈品概念在一片肤浅却也热热闹闹的喧嚣中出炉。|!---page split---|
价格纵身一跃,不是奢侈化
中国白酒的价格爬杆法,似乎离奢侈品只有一步之遥,也许就是这么纵身一跃,中国人就可以欢呼了,我们也拥有了奢侈品牌。在世界个奢侈品市场,中国白酒确实尴尬, 1000瓶拉菲就足以换走我们的一架歼七飞机(800万美元);而1000瓶茅台,还不能换回A320型客机一个翅膀(价格6000万美元),不管是站在民族自尊还是现实商业利益的立场,中国的消费者似乎都愿意拥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而且,这个拥有的速度越快越好。因此,茅台不失时机的迎合着整个消费社会意识对奢侈品牌的渴求,价格的刻度在中国白酒高杆上越攀越高。
而且做奢侈品既能少投入,又能提高利润,还能提高品牌价值,巨大的回报,不单是白酒行业眼红,从整个中国品牌角度讲,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纵身一跃。
但是这纵身一跃,真的就变成了奢侈品了吗?
白酒奢侈化是虚化的闹剧
正是因为茅台的价格爬杆,才一步步引起人们对中国白酒奢侈化的关注,但是中国白酒奢侈化的概念时,包括茅台在内的所有白酒都没有注重将白酒做成奢侈品的一些必备元素,比如打造产品本身的稀缺,而非是无限制的扩张。乐观的说,泱泱5000年文明的大国,中国人,并不缺少精湛的酿酒技艺,拥有自己的奢侈品牌只是时间的问题。关键在于耐心。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打磨,心急的白酒企业显然已经等不及了,对他们来说,如果短期内无法打造出一个奢侈品牌,那么,快速的扩大市场占有率,快速的提高价格,快速的扩大扩大生产规模,也就成了奢侈化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西凤、汾酒、洋河等数十个二线品牌都提出百亿规模,而且大规模扩建生产基地。
而更多的三、四线白酒品牌向奢侈市场的进军,则只能用炒作来解释。否则就是一种无知,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奢侈品德的概念需要背后有其技术、价值观等元素的特定支撑,如果这些支撑不能落地,拿中国白酒的奢侈化只会变得虚幻化,注定是一场热热闹闹的表演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