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不惧远行 尽瘁缘于责任
——解码南车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文/姜朝霞
“私企面对的问题我们要面对,私企不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还是要面对”,说起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浦镇城轨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范卫华如此总结。
浦镇城轨公司的母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与浦镇城轨公司统称南车浦镇)是一家老牌国企,是国家铁路客车、城市轨道装备制造定点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1908年,具有百年历史。如今,公司离退休员工就已经有3000多人,而在职员工共7000多人。离退休员工人数占到在职员工人数的一半,这种沉重的社会责任之下,南车浦镇要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就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创造价值,同时减少内部消耗,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要担负巨大压力。
通过与范部长的交谈才发现,在外界看来财大气粗,员工轻松无忧的国企,原来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人力资源问题需要面对和突破,而这些问题和困难之所以产生,恰恰是因为国企背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处理问题的标准需要高出法律和道德的边缘线。在责任重压之下,人力资源工作所需要的耐心、专业和高超的情商就比民企有过之而无不及。
照顾好离退休老员工
离退休员工的照顾是民企里不会遇到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深刻考验国企HR专业和情商的一项工作。离退休的老员工们,是企业的功臣,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们也面对着新时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分享诉求。
老员工们时不时的来公司申诉,要求增加利益分享。八九十岁的老前辈,由亲人搀扶着来到公司要求分福利房、增加住房面积等等。这种情况下,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又不引起攀比,或者说如何温和的拒绝、平息事件成了人力资源部的大难题。
难归难,必须要面对。范卫华说,遇到此类事件,HR一定不能只把自己当成企业代表方,粗暴对待。而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体会一个老员工、普通劳动者的处境,去切实的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才能合情合理合法的去解决问题。人非草木,在一次次处理此类事件的过程中,HR要逐渐塑造自己人格魅力,做一个被信任的人,这样才能服众。对员工,尤其是国企员工,不能一味讲法律,讲原则,因为面对具体问题时法律和原则就显得比较宏观,不是万能。同时因着国企的身份,社会责任,又岂能用法律底线来完成?
建立快速上升通道
国企在外界想来应该是注重论资排辈的地方。但南车浦镇却有着“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员工上升通道。南车浦镇每一到两年会有一次评选,挑选各个部门的骨干进入“后备队伍”,再根据工作表现从中选择一批进入各个部门担任“部长助理”进行挂职锻炼一年。在骨干挂职锻炼期间,该部门负责人要担负培训育人的责任,一年左右,骨干要“出师”,否则该部门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就要受到影响。出师后,骨干就可以担任中层领导干部,试用一年后考核转正。如此算下来,这也只需3-5年的时间,一名部门骨干就可以成长为国企的中层领导干部。
这项人才选拔制度,对于极具个性和事业梦想的高学历年轻人非常有吸引力。而南车浦镇强大的业务能力也为有上进心的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个项目从市场调研到业务谈判、产品研发等直到项目结束,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项目经费都会给参与的成员极大的锻炼。在项目小组的团队工作中,采取传帮带的方式,不管是管理类还是技术、技能类,依托项目平台,都可以找到脱颖而出的机会。
分工细化做到专业
在民企,员工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企业年金等事务可能只需一位HR负责,但在南车浦镇却有专人、专组负责。一方面因为国企的特殊性,人多、事特殊,比如离退休人员相关保险的管理等。另一方面,这种分工细化,也让负责人可以在专业纵深上做到极致,娴熟的技能,优秀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赢得了员工的信赖。这也说明了,只有在业务的“点”上做到精-爱华网-雕细琢,才能在专业的“线”上串珠成线。
除了术业有专攻,在人力资源工作与业务部门的衔接上,南车浦镇也积极创造机会。范部长本人就是极好的案例。他曾经到市场部门待了六个月,对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市场接口甚至售后服务进行充分了解和有效工作开展。他说,在市场部工作的6个月,收获可以堪比在办公室待3年。尝到甜头的他如今对下属也如法炮制,给他们多布置相关任务,并在任务中完成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了解。在他的指导和鞭策下,已经有一名下属进入公司的“后备队伍”,做到中层领导为时不远。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南车浦镇从当初吃大锅饭到如今的绩效考核,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但并不表示所有民企或者西方现代的人力资源理念就一定适合国企。一味的追求高效、直白,在人情浓厚的国企不一定走得通。在南车浦镇已经工作了21年的范卫华,对本企业的人情世故和企业文化了解的比一般员工要透彻得多。他说,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除了执行,之前最重要的是沟通。这在他与外籍上司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上得到体现。上司熟谙先进管理理念,要求紧跟潮流,但范卫华会在执行前与上司充分沟通,结合国企实情,达成共识,而不会盲从。
南车浦镇因为背负责任而谨慎用心,因为责任而苦心孤诣,同时也因为本身的强大而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这种良性循环的起点在哪里我们无法定论,但这个目标无疑是每个企业需要为之奋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