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程从上海来参加天津泰达低碳中心的头脑风暴会,有不少的专家来沟通,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觉得在这个领域可以合作的空间与机会很多。零点也非常关心低碳产业的发展,很关心低碳事业的推进,因此与泰达低碳中心的合作空间很大。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有很好的合作空间;一是与泰达低碳中心一起打造园区级别的产业碳排放测定与减排的中国标准,透过与法国的国际合作为起步,进一步尝试用德国、美国与UNDP标准来尝试进行企业与园区碳排放的测试,而最终在掌握了解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的相关标准,这在泰达这样的园区级别基础上展开的工作是有前沿性的。二是开展更为深入细致的园区低碳运动,泰达低碳中心发起专业的NGO来推动测试个人碳排放、推动个人与管理者为核心的减碳运动、加强以低碳为核心的公益项目的开发与公益筹资、在大学生与青年员工中开展低碳绿色公益社团建设、培育以园区服务为中心的低碳人才后备队伍。三是在目前做低碳服务对接的基础上,在泰达低碳中心之下设立企业化的公司,专门从事低碳技术动态展示、低碳环境金融、青年环境创业资助、建设低碳创投基金等工作,建设一个-爱华网-具有前沿性的低碳展示与发动平台。四是适当加强低碳前沿研究工作,设计本园区的低碳进展报告,并可以创办务实性的低碳产业国际论坛,进行相应的产业沟通工作。
对于泰达低碳中心这样一个机构来说,依托泰达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做很有限的事情,这个与它自己的定位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的泰达低碳中心就存在一个是定位为做推动平台还是做项目机构的问题,是做一个政府或者二政府机构的角色还是做一个NGO公益组织,是一个具备产生泰达经验的基本模式的创立者的角色还是一个赶个时髦弄点事情做做最后为生存而挣扎的服务机构的角色。在大有空间的事情做到非常郁闷,这是我们很多事业单位与二政府机构已经制造的历史,因此泰达低碳中心如果不能有所超越与有所创造,它的未来也难免不这样。
我们零点在这方面至少有四方面的资源可以合作:青年公益动员能力、综合标准的研究与起草、实验项目的设计与管理、国际环境金融资源的协调与利用,如果我们把这些可能与资源项目化,甚至品牌化,然后结合相应的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必能产生大量的成果,而且我们也期望开放性与更多其他机构合作,一同与泰达低碳中心推动泰达低碳事业的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