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风波的席卷,都揭示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2011年6月1日,台湾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持续蔓延,一场有关产品掺毒的风波暴露出经营模式的问题,无论是台湾的企业,还是大陆的企业,需要经营模式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一、明知是工业原料,还用在食品上,品质管理何在
中国人,有一种精神非常可嘉的,就是明知道这件事情没有达成,也要付出努力去争取。这种精神,如果用在好的方面,是值得弘扬的;一旦这种精神用在歪处,那后果将得不偿失。台湾塑化剂风波就是这种精神用在歪处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应用范围显而易见,只有工业上的用途。那么,为什么明知是工业原料,还应用在食品、保健品上呢?就是台湾厂家将这种精神用在歪处,完全没有视品质管理存在,去达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即便可以在短期内达成,但是终有一天会暴露无遗。现在出现了塑化剂风波的麻烦,就是这些厂家都抛弃了品质管理,让品质管理成为空谈的制度。
其实,如果有这些厂家视品质管理存在,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与行为便存在,那就是塑化剂是工业原料,是不能用在食品上的,用了是掺毒,不仅产品有品质问题,更是一种犯罪行为,自然任何一个厂家或一个厂家的员工都会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不能使用塑化剂在食品上。
品质管理是经营模式中的基础环节,这意味着没有合格的品质,这个品质管理是不完善的,始终会危及到经营正常开展。这种经营模式中原则性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犯的。若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请企业的产品淡出消费者的视野。要不,始终会出问题的。
二、200多家厂商掺毒,重复监督缺失在哪个环节
小事情,是不为人所重视的。大事件,重视程度就不同了。台湾塑化剂风波,居然有200多家厂商掺毒,才形成大事件的。这里有一个很大很在的疑问,为什么不是几家,而是200多家才知道呢?是否值得怀疑监督出错在哪个环节?
前面提到,品质管理是经营模式中的基础,这是企业内部的监督;还有一个监督,那就是企业外部的重复监督。重复监督一个原则是不定时,不定次数,随时随地对产品品质监督。这里面政府性的质量监督类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实重复监督很简单,机构人员可以从企业的生产线上去检查,还可以去企业流通渠道去检查。例如,可以随时随地去超市购买一瓶饮料来检查,充分去分析出这一瓶饮料是否超标含量,是否添加什么有害原料等等,不仅可以避免企业内部监督作假,更可以防止掺毒大事件的发生。
在经营模式中,需要有外在监督机制来约束,体现在政府性的监管机构,这些机构是有公信力的,是代表着消费者的。可是,连环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这些机构应该有一个反思,是否代表了消费者,特别是在重复监督缺失在哪个环节。
三、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卷入塑化剂,难道仅仅是利益驱动
中国有一个特色文化,上行下效。即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台湾塑化剂风波出现,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卷入其中,这难道是只是为了降低成本的一种驱动吗?
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大厂,产量大,稍微降低成本,利益自然大大提升。这次塑化剂掺毒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卷入,说明了降低成本是存在的。但是,大厂经营比较稳健,不像众多小厂,一般都不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情。那么这里面必然涉及到一个经营模式升级问题。
深入研究台湾企业,便会发现受到日-爱华网-本经营模式影响比较大。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有其经营模式的特色——即依靠制造大量便宜的产品获取利润,出现了“日本货-爱华网-”的现象。台湾绝大多数企业都学习了日本这种经营模式,结果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依靠制造大量便宜的产品获取利润机会渐渐地减少,必然打起减少产品成本的主意。
这种利益驱动会导致企业与企业家经营思想失衡,引发了一系列产品质量问题,非常值得前进中的企业与企业家警惕。当一个企业的产品让消费者失去信心,完全漠视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究竟会引爆一场社会舆论的唾弃,企业的产品从此消失于消费者的视野当中,最令人惨痛的是历史教训是问题奶粉事件中的三鹿。
其实,一个企业能够获得尊严,不是依靠降低成本,而是打造强势品牌。所以,台湾塑化剂风波事件,让依然沉醉于依靠制造大量便宜的产品获取利润的企业醒悟,是时候在经营模式升级上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