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需求管理策略 不主动求变的企业又何来免疫力?



变化对企业来说是个时常出现的高频词语。

在这个不是你吃就是被吃的商业竞争时代,稍一不慎全盘皆输的情况经常演绎,作为企业只有在不断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压力下才能拥有变革的本能和创新的勇气,也才能在压力面前不断寻求突破,在挑战中完善自己,这也印证了原三星领导人李健熙说过的一句话,除了老婆和孩子,别的都可以改变。

事实也的确如此。

大家也许发现了,世界餐饮巨头麦当劳就是在不断变化中调整自己,比如从2005年开始,围绕“便利性”,麦当劳首先在南方城市启动“24小时店”,确保消费者能在任何时间吃到麦当劳的美味。深蓝色的“24小时”,好似一道永不落幕的麦当劳广告牌,把麦当劳暖人的品牌形象印在消费者心中。至2007年年底,麦当劳24小时营业的餐厅已经占到所有店面的70%,达645家。令麦当劳意想不到的是,“24小时”带动了麦当劳全线产品的销量增长,以及到店客流量的增加。

一份耕耘,一份收货,麦当劳在“24小时”的平台上,加大“天天超值套餐”的宣传,增加甜品站,并尝试在上海试行24小时送餐服务,从而把“便利性”的概念真正落实为“随时、随地享用麦当劳”,这些组合拳攻势切实把到店人数的增加转为了店面营业额的增长。麦当劳去年平均单店营业额同比增12%。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对于置身竞争激烈的企业来说,唯一的不变其实就是改变。

摩托罗拉,作为手机、寻呼机以及其它无线通讯设备的“大哥大”,它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有了它,才有了第一部对讲机,第一部可佩带手机,第一部全中文手机。今天,在人类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快乐时,应该感谢这位改写了通讯历史的人——保罗·高尔文,正是在他的辛苦努力之下,才有了摩托罗拉的雏形和壮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尽在掌握”。

记得高尔文当初创业时,历经艰险和磨难,破产也有好几回,1926年9月25日,高尔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尽管成立之初,公司仅有565美元和5名员工,但它是高尔文独立创业的开始。从当初的汽车音响到后来的无线电通讯事业,高尔文凭着他对市场的敏锐、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并最终成就了自己在行业里世界范围内的领袖地位。

有道是心态决定状态,八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巨人如今却是疲态尽显,令人在遗憾中又隐隐约约期待着什么。

2008年3月26日,摩托罗拉宣布将被分拆为两家独立的公司,其中一家专门负责手机业务,另一家从事网络设备、有线电视机顶盒等增长更快的业务。已有八十年历史的全球通讯巨头,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

摩托罗拉由盛至衰,不得不让人想起西门子。两个跨国巨头的“不幸”有太多相似。S55系列是西门子衰退的引线,曾给西门子划出了一道灿烂的烟花,但它也是西门子走向衰败的标志。V3系列手机则成为摩托罗拉的引线,很长时间,V3几乎成为摩托罗拉手机的代名词。

V3系列手机真乃“福兮祸所伏”。从V3系列手机占比情况看,一个公司将未来放在一款系列型手机身上,也许就代表了其衰落的开始。

在提到摩托罗拉问题时,很多分析师不约而同地指出,摩托罗拉在过去四 年中太过于依赖V3了。V3曾以其出色的外观设计一度成为时尚潮流的代名词,席卷了全球市场。V3的成功如同海潮一样,淹没了水中的一切暗礁。然而,当海潮退去,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V3之后怎么办?而摩托罗拉给出的答案似乎是:努力寻找下一个V3神话。

但V3时代的好运并未再次降临。在V3之后,摩托罗拉的产品线上,没有再出现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尽管公司接连推出了数款手机,但都没能跳出V3的影子。摩托罗拉试图用一款热销的新机型来替代V3系列手机,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几年前与苹果的iTunes 一起推出的音乐手机Rokr未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款圆形翻盖手机PEBL 的市场反应也是平平。2006年秋天推出的比锋尚系列手机,更是以失败告终。

摩托罗拉全神贯注于寻找像V3 那样“单骑救主”的产品,又过于关注V3取得成功的外形设计,于是,在产品技术研发上的速度就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对市场而言,要产生一款像V3 一样的明星产品谈何容易。摩托罗拉为了延续V3的产品线,不断致力于改进V3的颜色和功能,使其新品研发速度落在了诺基亚和三星的后面。  

诺基亚正是依靠大量的新品投放,才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易观国际新媒体分析师张燕玲说,“尽管诺基亚没有一款明星产品,但是,众多的可选机型已经足-爱华网-够让消费者淹没在它的产品海洋之中。” 

市场有时就是这么凶险,曾经领先的反而现在衰弱迹象丛生,原本落后的,最终揭竿而起反而成就威风八面。由此,一招鲜吃遍天的快乐光阴愈发在现实中成为短命的记忆,作为企业来说,变革与创新始终是发展的主旋律,作为跨国企业的摩托罗拉在满足需求上做得不错,但在引领需求上显然要落后于它的对手,而在不经意间形成的差距,让自己从辉煌耀眼的顶端坠入痛苦深渊的体验。这个事例对于我们众多的企业经营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启发性了。不说别的,就我们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接触到的许多企业来说,有的还在重蹈覆辙,而有的在好大喜功的麻木中仍缺乏清醒的头脑和决绝的勇气。事实上,在并购、重组成为热门的今天,保守、观望、依赖等等已经不会给你机会了,很有可能会成为被别人整合、并购的对象。当然,这并非不好,但就当事人来看,总会有些稍稍失落。|!---page split---|

就拿国内一些满足于商业功利主义导向的老板来说,带金销售、贿赂公关曾一度是他们在生意场上呼风唤雨的利器。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规范和政策的约束,他们原本的优势成为了劣势,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变化,生存环境也岌岌可危,他们自己也知道,如果再不改变以往的模式,迟早就会被淘汰。

作为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的CEO,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迅速构建自身核心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增长为己任,面对众多在经济转型和时代变革时期那些内心世界充满挣扎的老板,觉得有必要帮助他们找到心灵的落脚点和市场的突破口,在一次论坛演讲中,我曾举过一个事例来说明企业如何通过应变来生存的道理,想必对他们也会有所启发:

谁都知道,深海里氧气稀薄,但为了生存,很多动物不得不根据深海里的环境来进化自己:它们尽量减少活动或者干脆不动,长期蛰伏在一处,以减少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所以尽管深海里环境恶劣,但还是有不少动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最近美国的一家海湾水族馆研究所,由克雷格·麦克莱恩领导的一项研究却发现,生活在深海里的动物渐渐减少的原因,居然不是因为氧气的减少而是因为氧气的增多。

 主动需求管理策略 不主动求变的企业又何来免疫力?

在南加州海域,就因为移植了大量含氧海澡,而导致了许多深海动物的消失。人们以为含氧海藻能够改善深海动物的生存环境,没想到,反而害了那些动物。因为含氧海藻是一种能够制造氧气的深海植物,是普通海藻造氧量的100倍。

照理来说,增加了氧气的深海对鱼类应该是一件有益的事,可是因为千百年来,那些长期蛰伏于一处不动的深海动物,已经适应了缺氧的环境。突然有新鲜的氧气注入,便容易产生氧气中毒。不被氧气中毒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改静止为动态。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够加速呼吸,让过量的氧气排出体外,这样,过量的氧气不但对它们构成不了威胁,反而会让它们更加具有活力。

所以,生活在深海中的动物很快便会分为两种:一种因为无法改变自己原有的“懒散”的生活习性而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被“淘汰”了生命;而另一种则一改往日的静止而快速行动起来,因为适应了由大量氧气注入的新环境而变得“如鱼得水”。

克雷格·麦克莱恩最后得出结论:不是氧气害了那些深海动物,而是它们自己的懒惰习性。

比如奥迪汽车,目前中国已成为这家德国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据了解,奥迪总部设有一支名为china Experience的专门团队,其实际工作是亲赴中国了解当地用户的想法。将中国用户的信息带回德国后,奥迪并不强调去研发某一款全新的车型,而是寻找方法将这些需求融入到奥迪全线产品当中。例如,根据中国和亚洲消费者的需求,现在奥迪车型的座椅比以往相比更舒适、柔软,且具有多功能性。

而在此之前,奥迪一度曾因本土化乏力或战略导向上的欠缺以及忽视客户需求而付出惨痛代价,china Experience团队的设置意味着一个更为根本的改变:不再一味崇尚“高科技启迪未来”,在这个体验经济时代,奥迪精神需要融入一些新元素。谈起这些理念上的变化时,正如其董事长施泰德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核心竞争对手还是慕尼黑的宝马和斯图加特的奔驰”。显然,是竞争的格局使他不得不做出此番改变。

从跨国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方向和战术布局以适应本土化经营的行为来看,我不得不想起1996年,华为任正非在一次十大杰出员工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他曾说,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失败,它不是一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的向导。

居安思危,时刻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比如麦当劳和奥迪,消费文化和理念的不同也促使企业通过变化来最终做出调整,以求达到与目标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哪个企业快速做出反应,势必就会领先一步,毕竟在这个消费多元的时代,光光依靠以往积累的品牌效应和人气就想一劳永逸或机械变化的行为只会让自身处于被动,而主动求变、求新始终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弘扬的主旋律。为此,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提醒广大企业,变化是每个企业经营的常态,就好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喝水一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72570.html

更多阅读

不懂营销:再多的产品又有何用?

接到了几个老板电话。对方都号称手里的产品千好万好,但都面临推广困境,其实在我看来,说来说去4个问题:1、心态固执,要知道没有市场就没有存在价值;2、不懂传播不讲故事,好东西不吆喝不作秀也没用;不借力取势无价值体验,孤芳自赏、独善其身

金融男为什么不主动 金融品牌应主动求变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移动终端、传感器等现代通讯设备的全面普及,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新型网络应用的蓬勃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人类社会正迈入一个崭新的大数据时代。银行业

柏氏化妆品正品价格 柏氏求变

     当行业还在大谈订货会政策存废问题的时候,柏氏已经在悄然间调整了品牌未来营销核心思路:由过往更多的渠道内营销向消费者营销转变,以消费者为中心,系统整合产品、终端、促销、广告等资源,回归消费者。  作为屹立中国化妆品市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主动求变是企业的重要素质!

现在怎么办?市场竞争激烈,面临不确定因素。对于众多老板来说,是按兵不动,蠢蠢欲动,还是伺机而动,考验着老板们的生存智慧和经营理念。事实上,再怎么顺风顺水的企业,也许之前经历了千难万险,如今看起来虽已达到了光鲜靓丽、风光招摇了,但这

手动会不会被淘汰 不会借势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淘汰的命!

有时想想也很奇怪,一些原本读书不多的老板,事业上却总能风生水起;相反,有些出身海归,聪明绝顶的老板虽然企业生产着高科技产品,享受着政府各种各样的优惠,但在市场上却始终被动,苟延残喘,真是郁闷啊。前些日子,有家著名财经媒体对我进行专访

声明:《主动需求管理策略 不主动求变的企业又何来免疫力?》为网友生不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