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中华文化的成语典故,其实就是一个充满抵触和矛盾的世界。比如“一失足成千古恨”,形容人一不小心造成闪失就落得无法收拾的悲惨下场。但是,它又给你预备了一副宽心丸,叫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意思是“回头”意味着困境的摆脱与新生的开始。看看,从茫无际涯的千古之恨,到柳暗花明的“回头是岸”,只需一个华丽的转身。也不知“回头”的瞬间,是怎样化解“恨”之“千古”。
![灵魂摆渡人苦海无边 失信品牌的无边“苦海”](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106011081701.jpeg)
近日,令人十分关切的“双汇”和“锦湖”品牌的境遇,让人在纠结之余忽然顿悟,原来这世俗的世界里“千古恨”俯拾即是。 在大张旗鼓召回进行了20多天之后,锦湖轮胎每况愈下。有消息称,其销售量已经下降到不足原来的一成。穿锦湖之鞋的现代汽车也因受其株连而业绩下滑。瘦肉精的“代言品牌”股价也是跌跌不休。 可怜的“锦湖”,可悲的“双汇”!一寸一寸累积的辉煌,只在瞬间就面临“呼啦啦大厦将倾”。而如此下场却换不来些许同情,就更显其可悲与可怜。 或许有人以为锦湖、双汇今日困境是暂时的难关,因其产品质量问题的局部性与其布局的广泛性决定它困难的阶段性。殊不知,这已是十分老旧的时空观念了。 锦湖与双汇之痛,受赐于“品牌信誉时代”。在这个时代,过剩是市场竞争的主色调。因过剩而产生的挑选使得优胜劣汰成为过去时。也就是说,被淘汰的原因已经不是劣,而是优的不够。既然优的不够都要淘汰,消费者还有必要研究已经“劣”的很“卑”的品牌吗? 早在“三鹿”出事之初,就有正统的“专家”预言,政府不会眼看这么大的企业垮掉。此说不是没有道理。政府总是要考虑与社会稳定相关联的诸多问题,比如,下岗职工安置问题等等。事实证明,政府在处置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时确实是着眼大局、兼顾各方的。但是,市场就是市场。“三鹿”之死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因素来自市场的威力。这就是过剩经济的置换能力。竞争的市场历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大可不必为市场份额空缺而杞人忧天。 事实证明,三鹿死掉,市场照活。 “一朝失信永远出局”已经成为品牌信誉时代的“魔咒”。三鹿如此,欧典地板、冠生园又怎样?锦湖与双汇怕也是难逃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