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一句流行的网络时髦用语,应验到了极其严谨的汽车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重组,业绩不得不为之大哗:是谁耐不住寂寞,难守空闺了呢?
当华泰刚刚宣布与萨博战略合作之后的不到一周的时间,萨博方面即宣布双方的战略合作结束。而庞大集团作为一家中国本土的汽车经销商成为接手萨博的主角,更增添了事件的戏剧性。
萨博,被通用汽车甩掉的鸡肋,一时间成为中国本土汽车汽车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是萨博的魅力再现?还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饥不择食?
中国汽车产业第一轮的合资合作从1980年代展开,国有汽车企业由于其独特的背景与资源,纷纷成为跨国汽车巨头下嫁的重点对象。虽然一直存在着市场换技术失败的质疑,但是,借助合资给中方企业带来的巨大的市场销量与利润分成,则是任何人都能够看到的事实。
在二三十年的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获得合资资源的本土汽车企业被迫自力更生走上了艰难的自主之路。虽然自主之路一直获得国人的支持,但更多的是口惠而实不至。自主企业技术突破一直面临着瓶颈,品牌价值与形象则是长期与自身的努力不相对称。
本土汽车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当2007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波-爱华网-及到汽车行业以后,一场世界范围的行业重组被迫上演,通用抛掉了萨博,福特抛掉了沃尔沃,这些一度成为世界汽车巨头重要组成部分的资产一下子成为国际资本眼中的肥肉。而急需核心技术、急需将自己推向世界市场前台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开始耐不住寂寞。毕竟,这些在跨国汽车巨头看来是包袱的资产,在中国市场中仍然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品牌形象,特别是与中国汽车本土自主品牌相比。
腐朽化神奇,中国市场往往是最好的场地。
华泰汽车至于萨博,庞大集团至于世爵,都是在于这种魔术的心理。
不过,汽车市场毕竟不是魔术,萨博只是萨博。萨博作为一个二三流的汽车品牌,在中国还能够有多大的作为吗?
也许它的历史曾经辉煌,曾经耀眼,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外资品牌已经奠定基本格局的状况下,萨博还能给新的中国合资或者合作伙伴带来多大的运气?
已经有了一个沃尔沃,沃尔沃的前景还很难预料,刚刚启动中国合作之旅的萨博其实不会有太好的表现。因为萨博比沃尔沃更弱。
况且,萨博在上海通用麾下没有获得很好的市场占位便被迫退出,已经在中国市场印上了“失败”的印记。
市场印象笃定,改变虽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又是目前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能够值得投入的吗?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是否应该继续第二轮合资合作的浪潮。
第一轮的合资并没有错,错在这种合资带来的巨头的利益让中方丧失了自主的动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时时刻刻的艰辛早已不在,舒适的发展空间让中方忘却了本来的目的。
而自主发展之路也非走不通,因为世界上所有的跨国汽车企业几乎都是以自我发展为核心走上强大之路的。那么能够发明导弹、送卫星上天的中国人怎么就不能实现汽车技术的突破吗?
回过头仔细想想,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自主之路只有10年的时间,期望10年就能够赶超百年“英美”根本不现实,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一些本土的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认可度已经大大提升,我们的技术也已经有了非常的突破,我们的品牌也已经开始扎根于消费者群体之中。
中国自主品牌现在仍然需要时间,同时更需要耐心、踏实,切忌浮躁。
合资不要紧,只要自主心,若为强大故,坚持才是真。